用大火,烧出一片空地出来。
因为树林对于大秦军队的限制太多了。
首先,茂密的树林严重的妨碍了视线。
根据侦查兵的探查,哥布林聚集地周边的树林,虽然因为哥布林的存在,并没有其他地方那么茂密,但是,可视线范围差不多只有两百米。
这对于夏塞波步枪八百米的有效射程来说,削弱太多了。
而且,大量的树木会严重影响大秦军队子弹的杀伤效果。
毕竟哥布林瘦小的身材,挨上一发子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子弹直接打穿身体的。
而贯穿了哥布林的子弹,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命中第二只哥布林。
但是树木的存在,会大大减低子弹的命中率。
另外,还有一点,则是,树木的存在,为哥布林提供了大量的掩护场所。
哥布林的地区,气候温暖,不说四季如春吧,至少在冬天很多树木上面都还有绿色的树叶。
这些植物给哥布林提供了大量的便利。
哥布林本身就是绿色的,只要往这些绿色的植物里面一钻,如果不仔细看,还真不一定可以发现隐藏在植物当中的哥布林。
这段时间,贏骞派到岸上的斥候,已经有不少人死于会说哥布林语的树木和灌木丛了。
所以,贏骞决定,放火烧山,给大秦军队清理出一片空地出来。
于是,第二天正午,贏骞便派人上岸,在树林里面点起了火。
因为时间已经到了冬天,虽然树林里还有很多植物是绿色的,但是,冬天时期,场此地的温度大约在五度左右。
所以,大火很快便开始在树林里面燃烧了起来。
为了尽可能的点燃更多树林,贏骞还让士兵们,专门把二踢脚往树林里放。
蓄意放火的情况下,树林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
而且,更关键的是,正午时分,正白天海风最大的几个时间段。
大量的海风从海上向内陆吹去,大风协助着大火,迅速向内陆燃烧而去。
贏骞选择在一天的正午时分放火,其实就是考虑到风向这个问题。
在白天,海边基本都是刮的海风。
因为白天太阳会照射,陆地和海洋都是会吸收热量的,但是海水的比热容是要比陆地大的,地面的温度就会升高得很快,温度会比海洋高,陆地上方的空气温度相对高,密度小就会上升,海面上方的空气就会吹向陆地补充,这就是海风的形成原因。
在激烈的海风协助下,火势迅速向内陆蔓延开来。
而贏骞早就已经带领船队后退了。
看着正在肆虐的火焰,贏骞感慨,这要是在前世,自己非的在赔的倾家荡产以后,再把牢底坐穿不可。
随着大火的蔓延,树林里面出现了很多哀嚎声。
贏骞可以听出来,这些声音明显是哥布林发出来的。
看来哥布林在树林里埋伏了不少啊,恐怕哥布林早就在等着自己上岸了。
看样子这把火没有放错。
海风携带着凶猛的火焰不断的向内陆蔓延。
而大火燃烧产出的大量热空气,使的陆地上空的空气密度进一步降低。
这使的海风也越来越激烈。
强烈的海风迅速向内陆席卷而去。
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大片树林化为了火海。
即使视线不佳,贏骞也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不少哥布林被大火逼出树林。
跑的海边,以躲避大火。
不过,贏骞却没有看到多少动物的行踪。
转念一想,贏骞便明白了,有大量哥布林居住的地方,是不会有多少动物的。
毕竟哥布林非常喜欢吃肉,哪怕面对大多数野生动物,单个哥布林不一定是对手。
但是哥布林就算是进行狩猎,也从来不是单独行动,往往成群结队。
所以,就算野猪什么的动物,战斗力比哥布林强,也无法和几十甚至几百哥布林对抗。
所以在哥布林生活的地区,动物稀少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这些跑到海边来躲避大火的哥布林,贏骞没有客气,让船队靠近,由士兵们开枪射杀这些哥布林。
在一边是大火,一边是子弹的处境下,大部分哥布林被子弹杀死。
少部分哥布林选择冲进被大火笼罩的树林里面。
没有经过人开发的树林,在燃起大火以后,很难自然熄灭。
这场由贏骞下令燃起的大火,一直烧了两天才因为一场雨的到来而结束。
而两天时间,大火吞噬了起码超过六百平方公里的树林。
哥布林居住的十几座山峰,超过半数变成了光秃秃的山体。
而大秦军队,在大火燃起的当天晚上,便踏上了已经变成一片白地的海滩。
抢占布置滩头阵地。
等大火熄灭以后,五千大秦军队和五千民夫,已经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滩头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