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斯并不擅长破坏。
这听起来和他往往过分稀薄的耐心算不上匹配,然而事实上,他确实更善于创造和修复,只不过手段经常粗糙,成品又大有遭到半途舍弃的风险。
而一个不具备如血神或帝皇般绝对力量的,平平无奇的普通非人,要如何走出一座无限的迷宫?
正如庞大的事物往往从最微小处开始坍塌,马掌上的小小铁钉足够杀死一个王朝,无限的崩溃必然始于一个原点。
所以莫尔斯决定给水晶迷宫添砖加瓦,增添一些在无限迷宫中极其微小,但纵然是万变之主也难以拔除的小小尖钉。
莫尔斯望向四周。
那一个他唠唠叨叨,沉浸在废话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其提供的信息难辨真假,唯有两条情报莫尔斯认为具有价值。
其一,毁灭无限空间所需的蛮力同样无限,因此在莫尔斯的能力之外。
其二,万变之主不留死局,它不可与它变化的本性相冲突。
但莫尔斯可不执着于变化。
奸奇给出回答:“将先前的‘为真’替换为‘知道’。”
他略作停顿:“假如你要把由变化而来的失败本身定义为你的胜利,我倒也无话可说。所以现在是什么?游戏中场休息的茶点时间?”
这行谜题之下,多行哥特语的文字迅速从水晶墙上浮出,代表着奸奇针对这道谜题给出的诸多不同解答。
“我猜错了,”他握住刻刀,“你已经放弃获胜,我虽不知马格努斯做了什么,但显然他已经不属于任何人。”
很好,无解也是答案。如此一来,奸奇可解的问题,与无解的问题,都接连被否。
它为一个它无法处理的对象编织出最友好的环境。每一片晶簇的顶端都闪烁着莹莹的七彩反光,银色的线从远处延伸到他脚下形成道路,朦胧的纱雾如黯淡月光投射下银白的粼粼水洼,静止的风和不动的墙壁永无止境地无节奏地发出微光闪烁,一些沙沙作响的铃铛自下而上地悬挂,变换不止的闪光星辰从水晶的乳白与冰蓝中舒心地闪亮着,令莫尔斯确认篡变之主是何等欢欣地迎接着他。
莫尔斯几步跨到下一处空白的墙面上,刀尖刻下新的字迹。
在验证他的理论之前,他想看看奸奇将会把怎样的问题判定为死局。
莫尔斯在漫长的坠落中咧了咧嘴角,并没有多少笑意。
他得到一个相当无趣的回答:“无解。”
但倘若一则问题确定无解呢?
即使是物理世界最为天才的设计者恐怕都无法参透堡垒的部分结构,每一种都与凡人于物质领域中所长期养成的思维惯性相互背反,仅仅隶属于奸奇无常的宏伟思想。
他将这个谜题做了一点变形,组成一个同构的形式:“通告:未来一周将进行一次无人知道具体日期的阿斯塔特突击演习。”
莫尔斯让其中一行移到上方便于阅读:“每个语言层级都应不包含其自身的‘真理’谓词,‘某层级中为真’仅包含于更高层级中。即语句:某物不在某个层级中为真,语句与某物同名,但不可互相替换。”
他最后降落在一处无边无尽的图书馆,有无穷无尽的书籍和卷轴珍藏于此。这儿由许多九边形的回廊组成,数量显然是无限的,从任意一条回廊都可以看见上层和下层的图书,每条回廊的边又与九条长长的书架连接。
“好吧,好吧……悖论无法击败伱,是吗?你在语言的把戏上增添了更多的定义,所以这不是一种死局。”
<divss="contentadv">对知识与智慧的至圣之主而言,人智所能及的问题它皆可解答;而奸奇可解的谜题,自然不算死路一条。
莫尔斯的指尖划过水晶墙,切下一根细长的晶体充作刻刀。
莫尔斯首先写下的是一行经典的谜题,公元前四世纪的欧布里德曾经说:“这句话是假的。”
假如此句为真,则“这句话是假的”。假如“这句话是假的”,则此句为真。
无论如何回答,都必然证明黑暗诸神权能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矛盾。
“解答停机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莫尔斯想。或者一串问题。
莫尔斯掌心立时多出一把闪着金光的小刻刀,在他刻下新的字符之前,迷宫从他脚下开始消散,他从水晶城堡也许存在的天窗中下落,掉入一座材质和迷宫相同的建筑之内。
他一直觉得在迷宫中设置一道访客不可解的问题,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哪个国王会在死后的墓穴里还给盗墓贼留活路?
莫尔斯抚摸着通透的墙壁,与墙壁中的倒影对视。奸奇似乎放弃了对他的有意捉弄,留给他的只有一座在沉默中轻轻歌唱的永恒迷宫。
——此为奸奇不可解,但有解的问题。
在莫尔斯写完之前,他手中的水晶顿时碎裂成飞灰,而这块被写了一半水晶墙本身则落入不变的迷雾,避免其他访客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