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永存 > 第17章 千古艰难唯一死

第17章 千古艰难唯一死

他说完,就要越过刘安跑出去。
    刘安喊住了他,终究是自己的孩子呀,“站住,阴谋扣留皇上专使,你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那怎么办?父王,你说怎么办?”
    刘迁拍打着双手,很是无奈。
    “就让张汤来吧。”
    刘安说着,拿出一粒药,服下去了,他有些生气,服下药镇定了下来。
    这是他自己练的药,在他情绪波动太大,特别生气的时候,服下去有很好的效果,这大概也是他能活57岁还生龙活虎的原因吧。
    王府外,淮南王太子刘迁已经在做准备了,他的面前站着许士兵。
    “你们都给我听着,只要听到我的动手信号,就立刻动手,一点都不要犹豫,听到没有?”
    刘迁在向着面前的士兵下命令。
    “诺。”
    “你们几个去这边,你们几个去那边,要快。”
    “快点,快点,听到没有。”管家在一旁催促。
    “你们几个在这里留守!”
    随着他的命令下来,刘迁面前的士兵快速的向四周跑去,只是片刻的时间,就隐蔽在王府的周围,还有房间里,做好了准备。
    看布置的差不多了,淮南王刘安走了,出来对,着刘迁说道:“打开宫门,寡人要亲自迎接御使,张汤这个酷吏寡人闻名已久,就是杀了他,也是寡人为民除害。”
    没一会儿张汤就走到了淮南王府的大门口,被两个太监拦住。
    “钦差廷尉张汤,前来拜见淮南王。”
    他的气势非常足,孤身一人就来,两个宦官也不敢怠慢,领着他往里面走。
    淮南往大门是两个大大的石柱,门开着的,前面是很长的阶梯,然后周围站满了士兵,张汤走得比较快,没一会儿就进去了。
    而王府内,淮南王高坐在王位上尽显华贵,手中拿着一个金色的禅杖,象征着王权。
    在这个时期,封国的大王对封国有全部的统治,官员的任命,军事,税收,所有的一切都听王上的。
    当然由于刘彻的推恩令颁布下来,封国的面积在逐渐减少,这便是千古第一阳谋的可怕之处了,不费一兵一卒便削弱了封国的实力。
    “怎么只有张汤一个人来,寡人召见的封国其他官员呢?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
    淮南王听见只有张汤一个人进来,有些疑惑。
    站在一旁的刘迁偏头说道:“父王,您要沉住气,看看他张汤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嗯。”
    此时张汤进来了,他的腰间是配着宝剑的,这把宝剑可不简单,是刘彻临行前御赐给他。
    张汤拱手行了一个礼,说道:“皇上让我向淮南王问好。”
    这一刻张汤代表的是皇上,淮南王也不敢怠慢,连忙放下手中的金色禅杖,也行了一个礼,双手交叉,微微抱拳,“让皇上费心了,寡人一切安好。廷尉大人自己就来了?”
    “我是来向大王贺喜的。”
    “寡人早已四面楚歌,日暮途穷,何喜之有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大王《淮南子》里的著名典故,人生福祸,相生而循,所以福中有祸,祸中有福,相反相生嘛。”
    这张汤怕是详细读过《淮南子》的。
    淮南王不紧不慢的询问起来,“祸在何处,福又在何方啊?”
    “大王教子不严,使得太子刘迁屡次触犯国法,但皇上念及骨肉至亲之情,决定免其死罪,对大王的过错也只是削去两县,所以恭喜大王。”
    “你拿着屁话来蒙骗寡人,你今天来不是要逮捕刘迁的吗?”
    淮南王说着指了指一旁的儿子。
    “大王的侄子刘建,首告刘迁谋逆,下官不敢不过问,如果不过问的话,那就是下官玩忽职守呀,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件事情,下官离京之前还不知道,皇上当时也还不知道,下官只怕大王被牵连其中呀,到时候殃及王族就麻烦,所有提前先来请示。
    如果大王不同意本官传讯刘迁,只是请大王给朝廷写一道手谕。”
    一旁的刘迁气愤的吼道:“那个刘建纯属污蔑造谣。”
    “你别说了。”淮南王阻止他,但是刘迁并没有闭口。
    “你把人带过来,你看我怎么收拾他。”
    也不能一直拆儿子的台,刘安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直视着张汤。
    “廷尉大人,刘建现在何处?”
    “刘建惧怕刘迁报复,请下官对其保护,再说了,他也是大王的王室宗亲,所以下官已经持节吩咐国相内史,将其领到淮南国汉军军营暂留,传讯王太子后,下官再禀报请示皇上如何处置。”
    听说这个结果后,刘安没有愤怒,慢慢的坐下来,平静的说道:“你安排得很周到。”
    “下官告辞了。”张汤明白,刘安越是平静越不好对付,毕竟咬人的狗是不叫的。
    张汤说完之后,就大步向外面走去,告辞离开。
    待他走出门之后,刘迁急忙说道:“父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