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虽然开始不怎么恭敬,但反派也是有原因的。
公元前179年正月,年仅十岁的刘启正式被立为了太子。这时,吴王刘濞的世子刘贤来到了长安城,汉文帝就让太子刘启亲自去陪着刘贤游玩。
而刘贤的师傅都是楚人,从而使他养成轻佻、剽悍的个性,平时又很骄矜。毕竟,在吴地,他是太子(王世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与刘启博弈时,为棋路相争,他态度不恭敬,刘启情急之下就拿起棋盘子打刘贤。那时候,刘启年纪小,下手没有轻重,不料刘贤竟当场就断气了。
这下,刘启彻底慌了,可刘恒比他还要慌,差点想废太子,还是皇后和太后劝住了。
无奈,刘恒只能连忙派人将刘贤的遗体送回吴国安葬,并去慰问吴王。可到了吴国后,刘濞勃然大怒,说道:“天下同一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到吴国来葬?”
于是,刘濞又派人把刘贤的尸体送回长安安葬。他从此产生怨恨,逐渐失去藩臣所应尽的礼节,称病不来朝见汉文帝……
公元前157年6月,汉文帝刘恒驾崩于未央宫,享年45岁。临死前,他写下遗诏,让丧葬之事一切从简办理。就这样,一个伟大的帝王悄然离世,埋葬于霸陵。
汉文帝继位以来,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励精图治,节俭朴素,开启了文景之治的序幕。他废除了从商鞅开始的连坐法,以及从先秦以来就施行的肉刑。
肉形主要指的是五刑,即指括黥(刺面并着墨)、劓(割鼻)、刖(斩足)、宫(割势)、大辟(即死刑)等五种刑罚。
汉文帝将所有的这些肉刑统统改成了笞刑和杖刑等,就是抽鞭子或者是打板子。
同时,他还减免税赋,将土地税从十五税一减为了三十税一,还将成年男子的徭役也减为了每三年只服役一次。
同时,他还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他亲自为自己的母亲薄姬尝肠药,深具孝心。
因此,他的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后世常常称汉文帝。
同年,6月9日,太子刘启继位,即汉景帝。他册封薄妃为皇后,薄妃是他奶奶薄太后给他选的薄家之女,但薄妃长期没有生育,因为没有嫡子,所以也就暂时没有立太子。
公元前155年,也就是汉景帝两年,御史大夫晁错给景帝上书了削藩册。他表示,如果削藩,诸侯王可能会造反,但不削其实他们也会反,所以提前削藩,到时候即使反了,后患也会小一些。
于是,汉景帝就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准备削藩。当时的大汉,可以说遍地是大王,极其辉煌。
<divss="contentadv">最北方的燕王是刘泽的孙子刘定国,刘泽是汉高祖刘邦的远房堂弟,最开始被封为琅琊王。
刘泽很支持汉文帝,有功劳。于是,汉文帝将琅琊王刘泽改封为燕王。到刘启即位的时候,传到了他孙子这一代叫刘定国。
然后是代王,他是刘恒之子刘参,也就是刘瀚的爷爷。刘恒即位后,先是封二儿子刘武为代王,后来刘武被改封为淮阳王,便将三儿子刘参封为了代王。
本来汉文帝最小的儿子刘揖被封为梁王,但他坠马而亡,无奈,汉文帝又将二儿子刘武改封为了梁王。
然后是赵王,他是前赵王刘友的儿子刘遂,刘友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
最有趣的是,汉文帝时期的齐地已经有七个诸侯王了,齐王刘将闾,济北王刘志,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和城阳王刘喜。
西汉初期,统辖六郡七十三县的齐国,乃是最为强大的诸侯国,第一任齐王便是刘邦的庶长刘肥。
汉惠帝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93年,刘肥进京朝见汉惠帝。同年十月,汉惠帝与刘肥在吕后宫中设宴饮酒,汉惠帝因刘肥是自己的长兄,就按照家人礼节,让他坐在上首。
吕后看到后对此大怒,准备诛杀刘肥,她命人倒了两杯毒酒,摆在刘肥的面前,让刘肥起身用此酒来为她祝酒。
刘肥不知其中的阴谋,便起身敬酒,而汉惠帝多好一人,个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和他母亲简直两个反面,在这样的母亲面前,他注定是悲剧,所以后面悲愤早世了。
他不想看着自己大哥死,也起身拿起其中的一杯酒,准备与刘肥一同向吕后祝酒。吕后害怕毒死自己的儿子,便急忙起身打翻汉惠帝手中的酒杯。
刘肥对吕后此举产生怀疑,因此不敢喝这杯酒,假装醉酒离去。后来刘肥问别人,才知道这是毒酒,他怕得要命,自认为很难从长安脱身,整日非常忧虑。
齐国内史士得知此事后,向刘肥献计说:“吕后只生有汉惠帝和鲁元公主,她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无比疼爱。大王,您拥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鲁元公主却只有几座城邑作为自己的食邑。
如果您能够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吕后,以此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必定很高兴,而您也就不会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