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永存 > 第105章 当年的过往(七国之乱)

第105章 当年的过往(七国之乱)

众,经过轮番的猛攻后,终于在棘壁打败了梁军,梁军只好退守都城睢阳。
    此时,汉景帝和晁错都彻底慌了,他们没想到削藩的后果会如此严重,这个一个弄不好,江山随时有倾覆的危机,比后世朱允炆面对朱棣的时候,危险太多了。
    汉景帝问晁错,“爱卿,现在该怎么办呢?”
    好家伙,晁错也是厉害,竟然直接让皇帝御驾亲征,他自己留守京城,汉景帝也是无奈了,我小命这么不重要,伱这么不去打,我留守京城?
    这时,袁盎认为吴楚七国造反不足为患,并请求景帝屏退旁人,献策说:“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兵不血刃。”
    景帝默然良久,也许被吓到了,他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同时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竟然批准了这道奏章,
    那是,忠心的晁错毫不知情。景帝竟然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就这样被斩了。
    这一点来说,汉景帝确实做的不地道,你斩人家就斩吧,还骗人家说上朝,然后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杀人家一个人也就算了,可还杀人家全家,这锅背得有些大了。
    聪明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所以当袁昂来到梁地,要和吴王刘濞谈判的时候,刘濞却认为汉景帝软弱无能,立即就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彻底决裂。连袁昂的面都不见,还差点将袁昂给杀了。
    好家伙,上帝让其灭亡,必然先人七疯狂,刘濞胆子是比他爹刘仲大,但这军事才能和眼光,确实是不行,基因可能是变异了,但没有变异太多。
    无奈,袁昂只能灰头土脸的逃回长安。
    <divss="contentadv">一番报告和哭诉以后,汉景帝才意识到他错杀了晁错。见谈判已经没有希望了,汉景帝这才下定决心,只能用武力镇压了。
    此时,他想到了汉文帝临终前对他说过,如果国家有难,可用周亚夫。这周亚夫是刘邦的老臣周勃之子,在文帝事情就任将军,驻军细柳营,防备匈奴,治军严谨,才华不俗。
    于是,汉景帝拜周亚夫为太尉,去迎战吴楚联军。然后又让名将郦商之子郦寄立即领兵去攻打赵国。栾布领兵去攻打齐地,大将军窦婴则率军驻守荥阳,阻止齐、赵两地的兵力支援刘濞。
    布置完毕,周亚夫便率领36名将军及30万大军从霸上出发,霸上那是当年刘邦发生鸿门宴时候驻兵的地方。
    为了防止刘濞在峣山的狭窄地带埋有伏击的兵力,他采用了赵涉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然后出其不意的来到了洛阳。
    到了洛阳后,他又率军前往昌邑,从昌邑到梁国的都城睢阳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
    而此时,睢阳城里的梁王刘武正在艰难的抵抗着吴楚联军。他得知周亚夫已经率领大军到达昌邑后,便立即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却不派一兵一卒。
    无奈,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刘武心急如焚,立马写信给哥哥汉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
    可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说什么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继续按兵不动。。梁王只能含泪任命韩安国与张羽为将军,拼死抵御,与吴楚联军僵持。
    周亚夫之所以不去救援刘武,是因为他知道,如果正面与吴楚联军决战,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而且还没有必胜的把握。
    而他却有更好的策略击败刘濞,就在吴楚联军与梁军僵持的时候,周亚夫已经秘密的派出了一支精锐骑兵南下,夺取了四水通往淮水的入口,成功的截断了叛军的粮道。
    这下,吴王刘濞彻底傻眼了,如果分兵去救援粮道,则梁国就一时无法得手了,等到汉军的援军一到,前面的进攻就都白费了。
    可如果不去救援粮道,他三十多万的将士就有断粮的风险,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最后,刘濞决定继续猛攻梁国,只要能拿下睢阳,那么梁国的粮食就都是自己的了。
    当然,他军事才能一般,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也彻底毁了他。
    刘武却凭借着坚固的城池拼死抵抗,吴楚联军依然无法攻下。于是,刘濞决定调军北上转攻昌邑的周亚夫。
    周亚夫得知后,也立即率军去迎战刘濞。两军在下邑会面了,准备开始决战。
    然而,到了下邑后,周亚夫却坚守壁垒不出,他命令将士们任何人不得妄自出战。
    刘濞这才反应过来,周亚夫是要和他打消耗战。可他已经粮草紧张,消耗不起了。于是他决定兵分两路,主动出击。
    首先,他派出一路大军攻打周亚夫的东南阵地,诱使周亚夫派出精锐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