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永存 > 第159章 武帝的恐怖

第159章 武帝的恐怖

  用后世电影中经典人物麻子的疑问:“没失过手?”
    用师爷的回答:“不动手,拼的是脑子不流血。”
    他不仅疯狂折腾,人家还根本没有亡国,一场场封建王朝本来根本无法承受的战争,催生出了一系列的巧戏豪夺在武帝这一朝悉数登台亮相。
    如果说秦始皇是所有皇帝的祖宗,那么汉武大帝就是此后这台国家机器零零一号的缔造者,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出现了各种后续型号的国家机器。
    他们或许各有特色不同,但全都是在武帝型号上做的增减,大体上谁都没变。
    他亡国搬的作死折腾,让千万人乖乖买单,并传唱千古,自古以来不乏武帝般的大折腾,但没亡国的却没有俩仨,甚至可以说穷兵黩武成武帝这样还没有亡国的,他是唯一的一个。
    正所谓,眼睁睁就是看着鹅毛被拔秃秃了,但这群傻大鹅们就是不叫,这就千古一帝的水平。
    武帝这么弄,大部分是为了打战,特别是打匈奴,武字怎么来的,全是打出来的。
    这打仗,不光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事儿,战争之外,还有很多脑仁疼的地方,将士们得胜.你得赏吧?阵亡的家属,你得抚恤金吧?打仗占下来的地,你得去巩固移民吧?
    这每一项都在张嘴找你要钱,你没钱,谈什么谈呢。
    比如元朔六年,当卫青大胜的喜讯传到京师时,大农令上奏称,国家库存的钱财已经不足以应付巨额军费开支。
    养骑兵,支持骑兵打仗,太费钱了,文景之治留下的家底,不到15年就快花光了。
    于是,为弥补财政缺口,汉武帝最初采用的是卖爵,这一饮鸩止渴的老办法。
    当年他爷爷汉文帝抵御匈奴时,就曾采纳晁错的建议,沿用秦代二十等爵制,规定有人向边关输送粮食,就授予爵位,高等爵位的人享有免赋免役的特权。
    钱穆先生曾说,朝廷卖爵,其性质亦略如近世国家之发行公债,就相当于国债
    但爷爷辈时骑自行车就觉得速度很快了.到了孙子这儿却恨不得连飞都看不上眼.武帝重拾起这个好办法,而且发现这个方法其实一般并不解渴。
    文帝时候,卖官仅仅是个荣誉头衔,免除一些象征性的人头税啥的,有点类似于后世网游中花钱买身漂亮的衣服,带个皇冠啥的,看着很拉风,但并不具有什么实际意义。
    现在虽然还是有一定效果,但卖官那点钱根本不够武帝看的。
    当年,他爷爷觉得这已经是巨款了,现在孙子连零花钱都不够,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就靠个人了,祖宗给你指出道了,路怎么走,你自己挑嘛。
    到了武帝这里,他开始创造性的进行发挥.他先是借鉴了秦时的二十级武公爵,设立了大汉版的十一级公爵制,同样是针对老百姓,但获得的方式变了。
    秦朝的百姓想要获得爵位,必须立军功,到了武帝这儿,钱成为了检验爵位的唯一标准,先甭急着骂武帝,说人家商鞅那有多科学。
    其实商鞅那套要是武帝这里,根本就帮不上忙。因为,在武帝这个时代,战争的目标不同了,一切围绕战争配套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秦国当年是军功立国,全体大秦人民团结一致向脑袋看,敌人脑袋就是军功呀,秦灭六国的时候,步兵为主,拼的是人口动员能力和战争的火爆意愿。
    谁短时间内动员上来好几十万战场红眼病患者,谁就赢定了。比如说长平之战的后期,人的数量非常重要,秦昭王要是不及时赶到战场,尽调河东河内的男人包围赵括,白起很可能撑不到赵军投降的那一天。
    在那个年代,打仗打的是规模,而且你战争所得的土地红利可以兑现你的军爵承诺,所以那一套没问题,但现实的车轮能滚到武帝,这玩法变了。
    由于战争的矛头对准的匈奴,兵种由步兵升级为了骑兵,奖励和需求也就都变了。
    厉害如同秦始皇,面对匈奴也只能修建长城,只有汉武帝真的打出去了。
    这个时候人数不是最重要的,你即便带着一百万大军出征,但你俩腿,人家四个蹄儿,你连跟人家过招的机会都没有。
    当年刘邦之所以干不赢,就是骑兵太少,人家打不赢就跑,随时可以骚扰你,截断你的粮道,在穿插迂回包抄,你基本玩完。
    这个时候培养专业的骑兵部队就成为了刚需,在对匈奴的一系列战争中,无论是卫青,还是霍去病,亦或是刘瀚,骑兵带出去,最多也就五万骑兵。
    漠北决战作为巅峰之战,不过十万骑兵,看着少,那是因为撑死了也就这么多了。
    骑兵的装备比步兵要复杂的多,更不要说每个骑兵想要完成武帝那种苛刻的出征条件,一匹马是远远不够的,人均要三匹马起,这还不算马的口粮。
    每年早春远征时,汉马是要吃粮食集训的,一匹马的饭量,十个战士可都赶不上,更可恨的是马这晚上也要没完没了的吃,还是直肠子,一边吃,一边拉。
    所以,养马,可比养牛养羊费钱多了,但没办法,你不能骑着牛上战场,牛大不仅跑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