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永存 > 第199章 无可奈何

第199章 无可奈何

    第199章无可奈何
    夜晚,未央宫内,
    “你明明知道子不言,父之过,还当真着文武百官的面发那道圣旨,据儿,你到底要干什么?是嫌弃这皇位来得太轻松了?”
    卫子夫气得胸脯上下起伏,年过半百的她,眼神也不好了,头发也小半都白了。
    “儿臣不敢。”
    刘据跪坐在下方,一副老实孩子的模样。
    “你不敢,还有你不敢的吗?如今你可是大汉的皇帝呀,是不是明天本宫错了,你也下一道圣旨,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骂本宫呀?”
    “儿臣知错了。”
    “你会错,你有什么错,都是你父皇错了,本宫的错。”
    卫子夫断断续续骂了半天,刘据只是道歉,她气得无可奈何。
    “罢了,本宫的意思不是你父皇是对的,那些确实是过错,可不能当着百官的面说出来,不然皇家的威严在何处?天子,上承天命,下治百姓,怎么会出错?你父皇只是被江充,还有苏文这些人蒙蔽了,你可懂?”
    卫子夫潜台词的意思是有错也应该推到臣子身上。
    “是,儿臣知错,下次不会了。”
    你还想有下次?卫子夫摇头,叹气道:“罢了,你回去吧,你是皇帝了,也当了这么多年太子,轻重你自己掂量。”
    “诺!”
    ……
    兰陵侯府内,
    “人还没有找到?”
    刘瀚看着熊二,他的身体有些佝偻了,头上也有许多白发了,这个门客陪了他几十年了。
    看到他,刘瀚就想到熊大和光头强,一时间,鼻子竟然有些酸,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然他也不会因为阿依妹的背叛而如此心痛了。
    “没有找到,大毛和二狗出动上千人,反复找,在长安四周县城都发下海捕文了,没有踪迹,还带上上林苑的猎狗了,气味似乎在骊山北麓附近彻底失去了,那里丛林茂密,不好找。”
    他要找的自然不是李广利,而是赵兰,还有那个假冒光头强,杀害熊大的人,以及阿依妹。
    “骊山北麓附近?”刘瀚神情一动,“秦始皇陵是不是在那里?”
    “是的,侯爷,您怀疑……”
    “是呀,我怀疑,可那地方太大,而且机关多,不好弄。”
    刘瀚摇头,眼神冰冷,他对手可不是普通人,是穿越者,光是一个赵兰都700多岁,其他的老怪物怕是几千年都有可能,这么长时间,就是一条狗都能成精了。
    骊山是秦岭北麓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约25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
    传说因此山的山体像一匹骊色的骏马,因而得名。
    骊山地壳运动中隆起形成的地垒,海拔1000米左右,断层错落,山峦与沟壑相间,构成了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并由此发育出了一道道河流,而秦始皇帝陵就位于骊山北麓由河流形成的洪积扇上。
    并且这段山脉左右对称,林木葱郁,谷峰相间,山体在陵南略作弧形展布,形状像是盛开的莲花,洁白无瑕,美丽高贵。
    而帝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近乎浑然一体,犹如莲蕊居于正中。以当时的实用角度和后代的风水观念来看,此处均为设置陵园的最理想之地。
    秦始皇在即位后,为了保障自己在地下的权力,开始修建陵墓。
    他深信生者应该为死者追思,无论是帝王还是臣子,都应该在死后受到莫大的荣耀和礼遇,因此他决定修建一个庞大的陵墓,用来安置自己的遗骸和随从物品。
    秦始皇陵的修建贯穿了秦始皇的一生,它建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竣工,历时39年,是华夏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也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陵墓之一。
    为什么帝王都热衷于建陵墓?
    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古人非常注重死亡,秦汉之后,慢慢形成了儒家思想体系,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思想也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丧葬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思想,提倡我们应该要遵循孝道,按规矩办事,面对任何的事情都要以礼相待,以礼服人。
    华夏传统葬礼中就包括,送终,报丧,入殓,守铺,搁棺,吊唁,接三,出殡,落葬,居丧等严谨的步骤……
    而在秦汉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相信人死后,魂与魄会分离,“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的思想广泛流行。
    人们企望死后灵魂能够升天,又希望不受鬼神作祟的伤害,因此常常需要借助龙、凤、虎、鹿等神兽(鸟)的神力,有人认为它们具有沟通天地、兴瑞辟邪的力量……
    所以陵墓被视为帝王灵魂的归宿,供奉和祭祀之地,以期能得到天神的保佑和庇护。
    其次,帝王认为陵墓是他们死后的永恒象征,可以展示他们的权势和统治地位,让后人铭记和崇拜。
    此外,陵墓也是帝王家族的传承和延续的象征,代表着王朝的永久存在。
    最后,建造陵墓也可以动员大量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