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不怕死,大胆地上奏给汉昭帝,奏道:“陛下,泰山的大石自起立,是上天的预示,意味着将有平民成为天子;而枯柳复生,意味着公孙氏将复兴。我们大汉王朝是尧舜伊放勋的后裔,应该顺应天意,禅位给匹夫,自己退位,做个百里大小的候爵即可。”
他也许是个傻子,更像是被天命说所毒害了,这一刻,他不仅解读了这两个神秘事件的含义,也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建议,真的是前所未有。
汉昭帝只要不傻,就不会因为两件灵异之事,就将大汉江山拱手让给外人。
老子刘家多少人辛辛苦苦打的,就这么让给外人,疯了吧?
结果不言而喻,汉昭帝非但没有听他的话,反而一怒之下将眭弘以妖言惑众的罪名给处死了。
眭弘是死了,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五年之后,他的这番猜测竟然应验了。
“公孙病已当立。”应当解读为:“武帝之曾孙,刘病已当立为皇帝。”
刘病已完全符合眭弘当初所预言的两个条件:“故废之家公孙”、“匹夫为天子”。
令人非常蹊跷的是,“泰山石自起立”、上林苑出现“虫食文”时,刘病已才13岁左右了,还是个庶民一样的少年,丝毫看不出他有称帝的可能,怎么轮都轮不到他呀。
若这不是天命,那就只有可能是那些神秘的老家伙搞得鬼了,只有他们能肯定刘病已能当皇帝,或者是他们为了确保历史没有大变革,主动营造天命,暗中推了刘病已上位……
甚至刘病已能活着,也许都有他们的身影。
当年,刘病已还在监狱中,只是一个不满五岁的小男孩时,汉武帝已经病重,他疲于奔波在长杨宫和五柞宫之间。
这时,一位望气者告诉汉武帝,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这让汉武帝深感不安。于是,他派遣内谒者令郭穰,前往长安二十六官狱,清查狱中犯人,不论罪行轻重,一律处死……
那是一个充满恐惧和不确定性的夜晚,不出意外,刘病已会死,没有人敢违背汉武帝的命令。
然而,在丙吉所在的官狱,邴吉却展现出了坚定和勇气,他紧闭大门,挡住了郭穰的进入,义正言辞地说:“皇曾孙在此,普通人无辜被杀都是不可以的,更何况是皇上的亲曾孙呢!”
<divss="contentadv">邴吉守在门口,直到天亮也没有让郭穰进入。郭穰只好回到汉武帝那里,向他报告了这件事,并趁机弹劾丙吉。
或许在这时,汉武帝才意识到自己的曾孙还在世,他感到深深的震动,并说:“这是上天让朕这样做的吧。”
故而,汉武帝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大赦天下。这个消息传到丙吉所在的官狱,所有的犯人都因为汉武帝的大赦和邴吉的坚持而得以出狱。
一个邴吉有这么大的权力和勇气,这么坚定?敢于违背汉武帝?有没有人在背后推动?这些也许永远成谜……
因为有刘病已的故事在前,息夫躬和孙宠两个投机者说干就干,立即通过中常侍宋弘向刘欣密告东平王谋反。
刘欣一听人都炸了,立即把此案交给有关部门去查办。查案人员对主子的想法心领神会,很快就查出了东平王刘云是谋反分子。
刘欣下诏,把刘云贬作平民,放逐房陵。刘云随即自杀。刘谒、伍宏、成帝刘骜的舅舅王崇的老婆王放,全部街头斩首,事情牵扯到御史大夫王崇,也被贬为大司农。
刘欣随即提拔孙宠做南阳郡太守,右师谭做颖川郡都尉,宋弘和息夫躬同任光禄大夫兼左曹、给事中。
对于这些,后汉书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息夫躬和孙宠等人终于达成了他们的目标,揭发了东平王的阴谋并成功地将之摧毁,他们也因此得到了应有的奖赏和荣誉。
这还不算完,侍中傅嘉知道刘欣的想法,于是出主意说,“陛下,息夫躬和孙宠检举东平王是通过中常侍宋弘报给陛下的,只要在奏章上削掉宋弘的名字,改为董贤,他就有功了……”
刘欣听后十分高兴,就把所有有功的人一律先封为关内侯,除了董贤,也只差董贤。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刘欣还是要点脸的,他虽然想正式封董贤为侯,但有点忌惮宰相王嘉,就先派自己的老丈人傅晏拿着诏书给王嘉和御史大夫贾延过目。
果然,王嘉和贾延呈递密奏,坚决反对给董贤封侯,刘欣心中火起,但又无法反驳,封侯的事只好暂时挂起。
到了八月,刘欣有点忍不住了,他怎么舍得让董贤受到委屈,我有的,你必须有,我没有的,你也可以有,这便是他对董贤的偏心。
既许一人以偏爱,愿尽余生之慷慨,汉哀帝刘欣把这句话做到淋漓尽致了。
他实在忍不住了,也不管王嘉这帮人的意见了,老子是皇帝,想干啥就干啥,你们管不着,朕还用看人脸色?
于是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