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永存 > 第245章 更始败亡

第245章 更始败亡

之以鼻,坦言能饶之不死已经是最大开恩了,他还幻想做万户侯?
    当初刘秀被他追得像是狗一样逃,如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刘秀自然要以牙还牙。
    谈崩了之后,刘秀对邯郸发动了猛烈攻击。
    五月初一,王朗的少傅李立开城投降,邯郸陷落。王朗逃走后,被王霸连夜追上,就地斩首。
    夺取邯郸,标志着刘秀基本平定河北,因为此时的河北虽然尚有各种农民武装占山为王,但对已经崛起的刘秀来说,已经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了,剿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了。
    总的来说,刘秀之所以能在河北最终站住脚,有三次至关重要的转折。
    第一,是任光、邳彤力荐他留下来;
    第二是联姻真定王刘杨;
    第三是得到了上谷、渔阳铁骑的支持。
    没有这三次转折,刘秀这个外来户终究在河北大地上举步维艰,成为无根浮萍。
    攻克了邯郸之后,在缴获的文书当中,刘秀发现了各地官吏与王郎勾结的书信,有几千封,有人建议把这些官吏全抓起来。
    刘秀却连看都不看,当即下令把这些书信烧掉,并且开玩笑说:“不烧掉它,会有很多人睡不好觉的。”
    众人心悦诚服,一时间归降者云集,刘秀实力大增。刘秀烧书信安定人心的做法,后来自然被曹操学去了。
    这个时候,在长安称帝的刘玄见刘秀在河北日益壮大,更始帝极为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刘秀为萧王,令其交出兵马,回长安领受封赏,同时令尚书令谢躬就地监视刘秀的动向,并安排谢躬做幽州牧,接管了幽州的兵马。
    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不领命。
    不久,刘秀授意手下悍将吴汉和岑彭利用谢躬兵败于尤来军之机袭取邺城,将其斩杀,其兵马也为刘秀所收编。
    与此同时,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与上谷等地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也被吴汉、耿弇等人所收斩。
    自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
    这个时候,刘秀有了雄厚势力,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收服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军。
    刘秀先是向南,平定了河内郡,建立了根据地。他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自己率军北伐,去收复各地。
    当时河北地区的起义军,有铜马、富平等几十支,有数百万人。虽然人多,但各自分散,而且没有政治目标。
    对付这些乌合之众,刘秀作为大谋略家,自然是胸有成竹,他采取打压和招降两手,很快就把他们一一征服了。
    铜马军是起义军中最强的一支,有几十万人。刘秀两次打败他们,并断绝了他们的粮道,并派人招抚,铜马军只好投降了。
    刘秀封他们的首领为侯,让他们继续统领各自的部队。
    铜马军初降,对刘秀不太放心。刘秀知道他们的心思,便轻车简从,到他们军营巡视,不做任何戒备,表现出对他们的高度信任。
    铜马军将士大受感动,纷纷议论说:“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我们应该以死相报。”
    后来一个著名的成语“推心置腹”就来源于此。
    从此,铜马军真心归服,成为刘秀夺取天下的主力军之一,刘秀因此被称为“铜马皇帝”。
    刘秀用了两年时间,采取不同的策略,消灭和收服了各种势力,平定了河北。
    同时,刘秀身边聚集了大批文臣武将,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大多数是在这个时期跟随刘秀的。刘秀以超人的谋略和胆识,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他还派邓禹西入关中,派冯异攻打朱鲔等镇守的洛阳。
    更始三年(25年),冯异、寇恂等报告在洛阳城外取胜的消息,诸将便借机提议为刘秀上尊号,刘秀拒绝,率军回到蓟县,继续追剿尤来军。
    将其剿灭后南下洛阳,途中群臣多次劝进,都被拒绝,直到耿纯点出了刘秀不称帝会让追随他的士大夫失望离心的道理后,刘秀才有意听从劝进。
    行至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刘秀召见冯异,冯异也大力劝进。
    恰逢此时关中儒生强华(刘秀早年在太学读书时的同舍生)来献《赤伏符》,中有“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的谶语,群臣以此为据,再次劝进,刘秀终于答应。
    <divss="contentadv">这个强化腰间佩戴有鬼谷二字的腰牌,很隐秘,他献完《赤伏符》,什么都不要,便归隐了。
    六月己未日,刘秀在鄗城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汉”的国号,史称后汉。
    唐末五代之后也根据都城洛阳位于东方而称刘秀所建之汉朝为东汉。
    “啊,啊,啊!”
    伴随着啼哭,洛阳皇宫内,东汉的首位太子刘强,悲剧人物,出生了。
    而他的悲剧都是源于刘秀的白月光阴丽华。
    就像是后世所说:“十几岁的她在刘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