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可能呢,搞事业不好吗?”
这便宜母亲恋爱脑,妄想得到刘秀永远的宠爱,怎么可能嘛,他只能快快长大了,交给时间。
建武五年,逢大旱,遭遇蝗灾。
阴丽华的弟弟阴兴进来了,他带来最新的消息,“姐姐,天水郡隗嚣有所异动,派遣的使者去河西,想借此拉拢窦融。”
阴丽华无奈的感慨一声,“陛下忙着赈济灾民,这隗嚣就蠢蠢欲动,陛下早就说过,此人不可信,与他相交好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他绝对不可能屈居于臣下,没想到这个人野心这么大,真后悔当初在长安没有杀了他,果然是一大祸害。”
阴兴继续说:“估算着,窦融倒是有心想依附咱们汉国,只可惜河西与洛阳离得太远,且中间隔着天水,行事不便,若是隗嚣从从中作梗,只怕此事又要出现诸多波澜了。”
阴丽华大骂,“痴人做梦,妄想豪杰成王,再创六国并列吗?”
“现在天水有隗嚣,西蜀公孙述,所以窦融的决定举足轻重,姐姐你可有意向陛下建言?”
阴丽华不紧不慢的说道:“我们能想到的,陛下也一定想得到,就不必说了,窦融只有两条路选,一条是归附我们,一条是对抗我们,怎么选就看他的选择。”
另一边,在大殿内,邓晨看向刘秀,“陛下,窦融一方,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秀思考一番之后说:“朕亲自给窦融递一份诏书。”
他当即挥笔,开始写诏书,字迹苍劲有力,带着霸王之气。
“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全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彼此言之,欲相厚岂有量哉?
欲遂立恒、文,辅助微国,当勉卒功业,欲三分鼎足,连横合从,亦宜以时定,天下未并,吾与尔绝域,非相吞之国,今之议论者。
必有任嚣教尉佗制七郡之计,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自适己事而已……”
窦融,字周公。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是汉人,章武侯窦广国七世孙。
王莽掌权时,窦融任强弩将军司马,参与镇压翟义、赵明起义。
新莽末年,曾随王匡镇压绿林、赤眉军,拜波水将军,后归于刘玄。
窦融见更始政权不稳,东方扰乱,不愿出关。他的高祖父曾为张掖太守,从祖父曾为护羌校尉。
从弟为张掖(新朝改武威郡为张掖郡)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对其兄弟说:“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国。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
兄弟们都同意他的看法,窦融于是请求赵萌为他说情,辞去巨鹿太守之职,谋求镇守河西。
赵萌替窦融向更始帝刘玄进言,使其得以被任命为张掖属国都尉。
窦融闻讯后非常高兴,携家属就任。在河西,窦融抚结雄杰,怀辑羌众,颇得河西民心。
窦融在河西,与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库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等结交。
“推一人为大将军、共全五郡,观时变动。”
大家一致推窦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是时张掖太守任仲得知消息,解印绶离去,窦融仍居于属国,领都尉职,而置从事监察五郡。
这河西几郡都是当年霍去病和刘瀚辛辛苦苦打下来的。
这家伙是有心归附汉朝的,刘秀称帝后,窦融便想归附,因隔远而未能自通。这时隗嚣虽然采用建武年号,但“外顺人望,内怀异心”,派遣辩士张玄到河西游说,建议各自割据一方。
说什么“今豪杰竟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字,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
窦融召集豪杰与诸郡太守商议,有人认为刘秀受符命,和人事,也有其他说法,“或同或异”。窦融小心谨慎,“遂决策东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