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为巩固在河北的统治,只能自率大军回师扫荡农民军,命冯异为孟津将军,统率河内、魏郡二郡驻军,抗御朱鲔、李轶。
又是冯异,他探知朱鲔、李轶不和,为了分化瓦解,致书李轶晓以祸福,指出刘玄政权已危在旦夕,而刘秀势力则蒸蒸日上,劝其“觉悟成败,亟定大计”。
李轶自从通书后,不再与冯异交锋。冯异利用这个时机,北攻天井关,攻取上党郡两城,又南下攻取河南成皋以东十三县,这些地区豪强割据的屯聚也都一一平定,归降者十余万人……
一时间神勇无比,天下大震动,更始政权摇摇欲坠。
随即,继续分化离间朱鲔和李轶,趁机率所部渡河攻朱鲔,朱鲔逃归洛阳,冯异军直追至洛阳城下,围城一周而归。
那一年,捷报传到河北,诸将庆贺刘秀,并劝他即位称帝。刘秀遣使令冯异来鄗邑计议,冯异也劝刘秀称帝。刘秀告诉他:“昨夜梦乘赤龙上天,醒后,心中动悸不安。”冯异认为这是天命所示,并与诸将定议上尊号,大汉帝国又建立了。
那一年,长安邓禹屡屡大败,赤眉嚣张至极,刘秀几面作战,危机时刻,又是冯异代邓禹率兵入关,主持关陇地区军事,刘秀亲自送到河南,赐以七尺宝剑……
赤眉军自长安东归,与冯异所部相遇于华阴。两军相持六十余日,又是他冯异收降五千余人,稳住局势。
<divss="contentadv">那一年,大司徒邓禹与车骑将军邓弘引兵东归,也到达华阴,并要求与冯异合兵进攻赤眉军。
邓弘领兵攻赤眉,被赤眉军击溃,冯异不得已只好同邓禹一起率兵前往救援,赤眉军后退。
他劝邓禹暂且收兵,可邓禹贪功追击,被赤眉军挥戈反击,打得大败,士卒死伤逃散,溃不成军,邓禹逃奔宜阳。
危机时刻,又是他冯异收集溃卒并纠集附近地主武装数万人,整军复战,先以精兵伏道旁,令其身着赤眉军服装,假扮赤眉军。
然后纵兵会战,俟赤眉军疲劳时,伏兵尽起。赤眉军不别真假,惊惶失措,大败于崤底,余众十余万东奔宜阳,陷入重围之中,被迫投降,他稳定了关中。
那一年,公孙述派遣将领程焉随从吕鲔出驻陈仓。又是他冯异与赵匡迎击,大破程焉,程焉退走汉川。
冯异追战于箕谷,再破程焉,回军攻击又破吕鲔,营保投降的很多。后来蜀又多次派遣将领乘间而出,冯异常给予摧垮挫败。
招来百姓,申理冤屈,前后只三年工夫,来上林归附的人很多。
那一年,有人上奏章说他在关中独断专行,杀了长安县令,威望权力很重,百姓心中归服,称他为“咸阳王。”
刘秀派人把奏章给他观看,他上书谢罪,回洛阳自证清白,交出兵权,君臣一心,大汉稳固。
那一年,刘秀因派遣的将领在陇右被隗嚣打败,改命他进军栒邑。冯异还没有到,隗嚣派部将王元、行巡率领二万多人下陇,因而分遣行巡攻取栒邑。冯异即刻驱兵,准备抢先占据栒邑。
随即,他使用计谋,骗过对手,暗中进城关闭城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道,奔往栒邑。冯异乘其不意,骤然击鼓建旗杀出,行巡军惊慌错乱奔走,冯异追击数十里,大破行巡……
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直到他死的时候,还是死在了军中,马革裹尸!
这就是他大树将军,就是冯异,每次打完仗诸将们都争论功劳,而只有冯异一个人悄悄的走去,坐在大树下面,不居功,不自傲,谦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不仅战功赫赫,收豫州,定关中,虎步关右,横扫凉州;而且文武双全,治军有术、抚民有方。
所以征讨关中时,刘秀亲自赐予冯异七尺玉剑并告诫他,此次西征并非为了征伐,而是以安抚为重,冯异领旨前去,一路布施恩信,降者无数。
后世侠义无双的太史慈,就曾以冯异自比,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刘秀的其他大将基本上都有劫掠的事迹,而冯异却没有,可谓是东汉开国最优秀的武将。
与冯异有关的成语有“坐树不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披荆斩棘”、“畏天知命”、“以逸待劳”、“引车避道”等……
这便是他冯异的一生,一个传奇名将的一辈子,可惜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他死了,但他一统天下的心愿还得继续,刘秀会替他完成的。
建武十年(34年),耿弇、来歙、盖延等将领攻破落门,隗纯投降。光武帝刘秀亲继续让刘瀚建国,自领兵征讨高平,未能攻克,便派寇恂到高平,催促高峻投降。
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城拜见寇恂,表面言辞谦恭,却表现出不屈的姿态。寇恂大怒,准备处死皇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