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永存 > 第262章 胜负一念间

第262章 胜负一念间

    第262章胜负一念间
    时间回到7天前,在洛阳得知岑彭蛇形走位,一路差点打到成都的刘瀚自然开心无比,这一统天下近在眼前了。
    “好一个得陇望蜀,他之才华丝毫不下于冯异。”
    当年,大将岑彭随光武帝刘秀亲征陇西,将隗嚣围在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北)。
    公孙述为了救援隗嚣,增兵上邽(今甘肃天水;邽音gui),牵制了汉军的大量兵力。
    光武帝见西城、上邽两城一时攻不下,便留了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
    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山蜀虏。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一发兵,头须为白。”
    大概意思是:“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最痛苦的事情是总是不知足,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因此每一次发兵,头发双鬓都白了。”
    岑彭观察了西城一带的地势,决定采用水淹。他叫士兵每人背上一个布袋,装上泥土,将山谷间的水流堵住,引往西城。
    但这时城内地下水也涌出,城墙内外压力平衡,反而不坍。
    双方正在相持之际,去向公孙述讨救兵的隗嚣部将,带着大队蜀兵赶到。岑彭见敌兵众多,本军粮草已尽,便下令退兵,并撤回了包围上邽的汉军。
    汉军撤退,隗嚣带领兵马尾追袭击。岑彭亲自断后,掩护汉军顺利东归,避免了损失……
    后来,隗嚣的儿子隗纯归顺了光武帝。岑彭奉命领兵攻蜀。他首先拿下了荆门,接着攻破平曲。
    岑彭吩咐部下坚守阵营,自己率精兵从水路攻入四川,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巴蜀腹地。
    岑彭率军攻下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又指挥精锐骑兵进袭成都。汉军攻势凌厉,蜀兵闻风溃散。
    公孙述只当汉军尚在千里之外,听说岑彭离成都只有几十里了,不由大惊失色,以杖敲地说:“是何神也!”
    ……
    这便是得陇望蜀的由来,只是在后世这个成语通常被看作贬义词,用来比喻某人贪心、不知满足,得寸进尺。
    但其实仔细分析,会发现得陇望蜀的原意可能并非如此,它不仅没有贬义,反而带有褒赞的意思。
    从刘秀给岑彭写的信中,可以读出这样几个信息:
    首先,刘秀自己必然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看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欲建伟业,平天下,就必须拿下陇、蜀两地。
    其次,刘秀的信也是对岑彭的鞭策和鼓励,人最怕骄傲自满,没有上进心,刘秀无异于告诉岑彭,“革命尚未取得成功,同志你仍需努力”。
    此外,这封信也透露出刘秀创业的艰辛,不然他不会发出“每一发兵,头鬓为白”的感慨。
    可以说,刘秀正是在不断的“得陇望蜀”中,完成了他的“中兴”大业。可见,“得陇望蜀”不是指贪心,而是指要为自己远大的理想而奋斗。
    如今,岑彭离得到蜀地只有一步之遥,只要彻底攻破成都,一统天下的功业就有他辉煌的一笔。
    “只是这公孙述会不会又狗急跳墙?”
    虽然已经提醒过,可刘瀚不放心,很多事情,有一就有二,一番思考后,又写信给了刘秀,刘秀看到自然大惊失色,后悔自己忘记来洛阳的时候刘瀚说的话。
    “陛下,应该不会吧?有了来歙将军的前车之鉴,岑彭将军应该会加强防范的。”
    刘秀忧心忡忡的说道:“这个事情,不能有一点马虎,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小心谨慎,免得公孙述又耍阴招。”
    不得不说,刘秀的眼光和格局是强大的,他立即派人去通知岑彭,但还是晚了一步。
    就在前线汉军士兵都以为平蜀大业可由岑彭独自承包之际,一个人的悄然出现,瞬间改变了这一切。
    那个人叫伏庐,是公孙述大成王朝的第一刺客,来歙就是死在他手下,他刺杀来歙成功后,公孙述送了他十个美人,豪宅大院,黄金千两……
    当时,岑彭驻军在彭亡(在今四川彭山东北十里江口镇)。之所以叫这个怪名字,是因为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曾亡于此。
    这个人就是传说中寿活八百岁的老神仙彭祖,他老人家也不知是犯了傻驴劲,驴游至此羽化登仙,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就将此地称为“彭亡”。
    安营扎寨完毕后,岑彭问起当地的人,“此地叫什么名字?”
    “回将军,叫彭亡。”
    “嗯?”岑彭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面露不悦,还对亲将说:“本将名为岑彭,此地却叫彭亡,怎么听怎么别扭!”
    岑彭有心移营,只是当时天色已晚,多有不便,只能吩咐众人,“你们小心戒备,明早立刻拔营。”
    “诺!”
    就在众军准备休息之时,突然来了一个亲兵闯入岑彭的大帐内。
    “将军。”
    “怎么了?”
    “将军,一个蜀中逃亡之人,说有重要军情回禀。”
    岑彭听说后大喜过望,“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