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那些权贵,就连阴家估计都不会向着他了。”
郭主说着摇摇头,她看得很清楚,作为当年河北豪强的女主人,她对豪强的势力有着非常清晰的了解。
皇帝与豪强士大夫共天下,可不是玩笑话。
一旁的郭圣通开口了,“可是母亲,度田要是强行推迟下去,造反会很多,那陛下一定会失去一大批支持者,那陛下的皇位岂不是……”
一旁的郭况看向她,“姐姐是担心自己的皇后位置?”
郭主安抚起来,“别担心,陛下和阴家失去支持者,他们以后就是强儿的支持者,我倒要看看这出好戏,皇帝该如何收场?”
一旁的郭圣通却是摇头,“我倒不这么认为呀,就怕强儿一条心跟着陛下,甚至陛下利用他,率先去推行度田,到时候所有的怒火都在强儿身上了。”
“确实,这你得好好劝劝强儿啊,这件事情万万不可插手。”
“好,快,派人去将太子叫过来。”
而刘瀚此时下朝后又见了那阿依妹,“看来父皇这次是下了狠心了,不过估计会造成很大的动乱,一个弄不好说不定,这皇位都会不稳,看来我得做这个带头人了,左手拿刀,右手也拿刀,你陪我一起?”
“好!”
“杀出一个朗朗乾坤!”刘瀚想着这还只是度田,要是来一个士族一体纳粮,仿照清朝的乡绅一体纳粮,那怕是立刻天下大乱。
没关系,乱了再打。太子何故造反?重打天下而已,论起打仗,他还没有怕个谁。
刘秀下朝后情绪异常低落,来到了阴丽华的房间内端坐了许久,才慢慢说的:“战争时期,土地户籍管理混乱,可现如今,朕不过是下令各州郡,核田地数目,户籍人数,户籍年龄,他们为何如此反对?”
阴丽华说道:“陛下,这些世家豪族掌管天下快近半的人口,土地,现在陛下让人查清楚,那不是在割他们的肉吗?他们如何能同意?这一个弄不好,就天下大乱。”
阴丽华也是世家大族出生,她非常了解豪强的恐怖。
她的先祖是曾经辅佐了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的春秋名相管仲。
阴氏家族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氏为姓。秦末汉初,阴家举族迁到了新野。
阴氏家族是当时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阴家所占有的土地达七百余顷,车马和奴仆的规模可以同当时分封的诸侯王相比。
1顷等于6.66公顷,700顷等于4662公顷。故宫占地72公顷,这一算,阴丽华家的土地相当于64个故宫。
还有依附于他们的人口,大小怕是上万了,甚至更多,随时可以组织上千的精壮士兵。
而且全国,像是他们这样的豪族,多得是,像是马氏、窦氏、耿氏、梁氏、邓氏。
当年刘秀和他大哥起义,他姐夫邓晨直接带着上千人投奔,更是拿出几千人的装备和粮食供养他们。
由此可见,这些豪强的厉害了。
而刘秀手下的大将,好些都是豪强出身,还别提什么刘氏族的其他诸侯了。
“是,朕也知道,难度大,朕实施度田令的根本就是弄清全国土地人口情况,清楚这些家底后,才能了解全国粮食一共有多少,应该有多少税收,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保障国泰民安。
这要是不查,这些豪强家族往往会瞒报漏报土地数量和人口数量,以减少交税。
具体有多少土地,全凭着他们说,这个少报一半,那个少报一半,这样全国税收可能少一大半,他们是吃饱了,那百姓呢?”
刘秀早年曾经上过太学,并且自己出身于南阳豪强家族,自然知道豪强家族瞒报漏报的原因。
他知道,豪强家族之所以瞒报漏报,就是为了少交税。
同时,刘秀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每个豪强家族都这么干,那全国的税收,就会直接少一半!
因此,他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豪强家族不瞒报漏报,以保障国家的税收,所以这度田他是必须要推行下去的。
“无论陛下怎么做,臣妾都支持你。”阴丽华说着,上前拉着他的手。
“有妻丽华,亦复何求?”刘秀看着她,两人四目相对,一切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