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命傅燮陈述理由,傅燮回答说:“以前樊哙因为匈奴冒顿单于冒犯中国,出于忠义激愤,要求出兵征讨,并没有失去人臣礼节,而季布还说:‘樊哙应该处死。’
如今凉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并负有守护国家西边门户的重任。高祖刚刚平定天下时,就让郦商去占领陇右;
武帝开拓疆土,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当时舆论认为这是切断了匈奴的右臂。
现在,由于地方官员治理失当,致使全州一起来造反,崔烈身为宰相,不为国家考虑如何平定叛乱的策略,反而要舍弃这块广袤万里的国土,我感到非常困感不解!
如果胡人得以居住此地,兵强马壮,铠甲坚实,据以作乱,这就是天下最大的忧虑,甚至会危及大汉的稳固。
假如崔烈不懂这一点,说明他极端愚蠢;如果他懂得而故意提此建议,则是不忠啊!”
前些年,傅燮随皇甫嵩率军与黄巾军在兖州东郡仓亭交战,大破黄巾军,斩首七千余级。
傅燮所部生擒黄巾军渠帅张伯、梁仲宁等人,位居首功。
但因为他上书弹劾张让这些人,被他们记恨,战事结束之后,赵忠等人从中作梗,诬陷傅燮。
幸亏汉灵帝不傻,而且对傅燮印象深刻,不加问罪,任命其为安定都尉。后傅燮因病离职。
去年,也就是中平二年(185年),傅燮又被征入朝担任议郎。
汉灵帝虽然贪财好色,但他在某些时候,还是不傻的,不然黄巾起义的时候,他说不定就玩完了,他果断同意并听从了傅燮的意见。
中常侍张让曾私下向皇甫嵩索取五千万钱贿赂,被皇甫嵩拒绝了,他去征战北宫伯玉,久战不胜,没有战功,加上他此前征讨黄巾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
这一下,几乎所有的宦官都讨厌他,给汉灵帝打小报告,“陛下,左车骑将军征讨逆贼,都三个月了,一点战功没有,还浪费了大批军用物资,每日花钱如流水呀……”
“花了多少了?”
<divss="contentadv">“大概有一千五百多万钱了。”
汉灵帝那个心疼呀,都是朕的钱呀,国家的就是他的,但他的不是国家的,在他眼中可是分得非常清楚呀。
“快,召他回来。”
于是,灵帝便将皇甫嵩召回洛阳,收回他左车骑将军的印信绶带,并把他的封邑削减六千户。
这年,八月,汉灵帝重新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作他的副手,率军征讨北宫伯玉。
并任命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一起归张温指挥。
在张温讨伐叛军北宫伯玉的时候,谏议大夫刘陶上书说:“天下先有张角之乱,后有边章之乱。
如今西边的羌族叛军已在攻打河东郡,恐怕要越闹越大,威胁到京城洛阳的安全。
百姓们只有许多撤退逃生的念头,而没有一点前进奋战以求生存的打算。
西面的叛军日渐逼进,车骑将军张温孤军无援,假如疆场失利,败局将不可收拾。
我深知这样反复上书,必将招致陛下的厌烦,但是仍然克制不了自己,要继续向陛下进言。
因为我知道,国家平安,我也将从中受益;反而,若是国家危险,我则会先行毁灭。
先有国,再有家呀!
现在,我再次陈述目前急待处理的八件事情。”
而且,他那八件要事的主旨,是指出天下之所以大乱,都是因宦官引起。
于是宦官们一起向灵帝诬陷刘陶,说:“以前,张角反叛之后,陛下发布诏书,威恩并施。从那以后,叛乱者都已改悔,像是张燕都投降朝廷了。
现在四方安宁,而刘陶对陛下圣明的政治不满,专门揭露妖孽一类的黑暗面。刘陶所言之事,州、郡并没有上报,他又是怎么知道的?我们怀疑刘陶与贼人有联系。”
既然‘爸爸妈妈’都这么说,汉灵帝于是下令让人逮捕刘陶,送宦官控制的黄门北寺监狱,进行严厉拷问。
刘陶在狱中悲愤交加,痛哭流涕,对代表皇帝审讯的使臣说:“我恨自己不能像伊尹、吕尚那样为明主出力,却与商朝末年的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人同一命运。
如今上面滥杀忠良正直的臣子,下面的百姓则憔悴不堪,这个大汉也不会坚持太久了,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闭住气自杀身亡,四海之内,没有不悲痛的。
牛呀牛,自己闭气而死,简直太刚烈了,如何做到的?
当然,这多半是夸张的说法,根据科学解释,人是无法通过憋气来憋死自己的。
在现实生活中,估计也没听见过谁憋气自尽的吧?就连电视剧都没敢这样拍过。
从人缺氧后就会死亡的常识来看,憋气自尽肯定是行得通的,但是却忽略了人体有两套不同的呼吸系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