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沈大爷说这舞狮子的道具是一对,应该还有一个,他在旁边的地上看了一遍。
果然,在靠近罗老板住的出租房的房门口,一个大木箱子里面,还有一个。
“罗老板,你再把另外一个狮子拿出来我看一下。”
这个狮子的基本情况他已经看得差不多了,打算看完另外一个就问下价格。
三人收好这个狮子,又把箱子里面另外一个狮子拿了出来。
展开后,他发现这个狮子整体颜色是金黄色的,头上没有角,其它的地方跟之前那个红颜色的狮子类似。
狮子的尾部、身上的老布料上同样有一些补丁。
两个狮子的造型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一公一母。
“有没有绣球?不是有句话说的是狮子滚绣球吗?你在那家只发现了两个狮子道具吗?”
他顺便又问了一下。
“没有!就发现的这,要是有,肯定也在木箱子里面。”
罗老板说道。
“这两个舞狮子的道具多少钱?”
看了一下时间,天已经快黑了,他问罗老板道。
“给400咋样,这东西可不多见,看上去也有些年头了!”
罗老板稍微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
“行!那就400块钱。你这里还有没有其它的东西?”
“其它的没有了,弄到了再联系你!”
见他没有要出售的东西后,武元胜就拿出400块钱钱付给了他。
“张老板,你呢,有啥东西要出售的吗?”
让他们把“狮子”装进箱子后,他又顺便问了一下。
“有一个青花罐子,一个老军用水壶,我拿出来你看看!”
张老板说完回他租住的房子里面拿东西去了。
过了不久,他就抱了一个高约一尺的瓷罐子出来。
“给,你先看一下罐子!”
武元胜从他的手里接过这罐子看了起来。
罐子有盖子,顶口很大,直径约25公分,底口比较小,直径约15公分。
这罐子是手绘的,一面写有“丰收”二字,另一面画有棉花、麦穗、南瓜、荷花莲子等图案。
单看“丰收”二字,就知道它的年份不会太久,肯定到不了民国。
在他看罐子的时候,张老板把老水壶也拿了出来。
把罐子放下,他又拿起水壶看了起来,水壶是扁肚的铝质壶,看上去是五六十年代的,七八十年代以及现在都有出售,这种壶很常见。
“张老板,你先说一下罐子多少钱,它的年份不久,这个你应该看得出来,问一下沈老,他应该也知道。”
说着话,武元胜把水壶也放在地面上。
“这个罐子应该是五十年代的,到现在也有五六十年了!”
沈大爷看着罐子说道。
“武老板,你给150,不贵吧。这罐子好看,特别是上面的图案,寓意也好,还写着“丰收”两个字。”
张老板夸起罐子的图案跟文字起来。
“150就150,这水壶太常见了,我不好意思说价,这个收藏价值不大,我就不要了。”
谈好了价格,付了钱,武元胜把青花罐也装进了之前放狮子道具的那个大箱子里,然后叫张老板帮忙搬到了面包车上。
在搬箱子的时候,他感觉箱子挺重的,看了一下木头,并不是紫檀、黄花梨那样的名贵木料。
<divss="contentadv">木头很一般,把狮子头拿起来试了一下重量,感觉挺沉重的,差不多有五六斤。
这个让他感觉挺意外的,现在的这种道具,一般很轻,也就两三斤重。
还是以前人制作物品用料实在。
能舞好狮子的人,通常都是身手特别灵活的人,论速度、力量、敏捷度来说,都不会差。
不然跳到桩上表演,很容易摔下来。
“拆迁区,面积大,每天都有人搬家,而每天,我们都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东西。”
把箱子放到武元胜的面包车上,返回的路上,张老板对他说道。
“是啊!很多时候,一些物品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这些他当然知道,毕竟自己是亲自去过拆迁区的人,知道每一家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每一个小区,他们的工作环境也会不同。
到了院子里,张老板回了他租住的房子,武元胜直接去了二楼。
“刚才在下面买了东西,不然早就上来了!”
当他走进易筱月住的出租房,看见她正炒着菜,走过去抱住了她,对她说道。
她的母亲宋玉萍并不在这里,晚上她还要在外面守一会儿生意才回来。
她妈不在,他肯定能占些便宜,当然,对自己的女朋友来说,也不算是占便宜。
最近过来吃饭,都是给她妈留一些菜,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