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文娱重生狂想曲 > 第29章 二十九:立于浪潮之尖

第29章 二十九:立于浪潮之尖

    第29章二十九:立于浪潮之尖
    下一部小说的构思有了,几天的回忆让山河记起了那部外国电影的名字《天生一对》。
    说的是一对双胞胎互换身份撮合离婚的父母,具体的情节山河记不清了。也有类似的韩剧题材,但是印象模糊。
    两天,山河就把大纲给鼓弄了出来。
    初二女生高月跟着单身母亲在小城里艰难生活,家庭的缺失和拮据让女孩有些懦弱内向,但她学习很好,是老师眼里的乖学生。
    陈星星同样是中二女生,但她在大城市里有个富裕的父亲,父亲的忙碌和母爱的缺失使得她叛逆而桀骜不驯,学习极差。
    叛逆的陈星星离家出走,却遇到了参加数学竞赛的高月,陈星星决定和高月回到小城寻找可能存在的母亲。
    陈星星以高月的身份证实了母亲的存在,也体会母女生活的艰辛。陈星星决定与高月互换身份来弄清事情的真相,她说服了高月。
    一段欢乐带着悲伤的故事就此开始。
    名字就叫天生一对。
    当曲凌看到大纲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初了。她不得不感叹山河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少年的我们》发行在即,曲凌把心思都放在了宣传和铺货中。对山河新书的创作没有过多的关注。
    八月的萌芽期刊刊登了天才作家山河的访谈,这个访谈在青少年中引起不小的反响。原因在于山河为八零后一代发出了嘹亮的声响。
    “祖先的传承我们会发扬,先辈的血汗我们不会辜负,我们必将见证并致力于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这一席话掷地有声的喊出八零后的自信和誓言。
    许多八零后青少年以此为据来驳斥看衰他们的前辈。
    国家青年报也以此报道了八零后的现状,并引发了争论。
    为此《少年的我们》的首发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各个书店也准备加大推荐力度。
    八月二十日,山河新作《少年的我们》全国同步发售。
    闽北县新华书店门口的图书堆头很快的被来买书的人清空了。
    小半个县城人都知道闽北县出了个少年天才作家,对他本人和小说十分好奇,同时本着支持同乡的心思一下子把县城书店的库存买空了一半。
    甚至当天县城最热门得话题就是你买书了吗?
    山河老实的躲在家中听着几个死党的复述和还原。
    “你能想象的出吗,我叔都去买了一本,还说要找你签名!”袁大头夸张的说道。
    周大姑娘也说道:“书店的堆头几分钟就空了,伱丘大仙在闽北绝对是头号名人。”
    “我爸他们派出所都说这本书是在他们那写出来的,无耻的很,就去了几个周末,查了点资料!”胖子鄙视的说道。
    晓辉更是兴奋的喊道:“签名书以后绝对稀罕,要不丘大仙你帮我多签几本?”
    “我爸叫你们去吃饭说要替你庆祝一下。”冯纠察激动的说道。
    …
    “这样子我是不是都不能出门了啊?”山河弱弱的说了一句。
    “加印,加印,加印。”曲凌现在脑子里就只有这个词。山河这本书在市场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
    少年,青年,成年人对这本书的评价都极高。
    各个文学报刊都报道了此书引发的销售热潮,以及一些评论家的书评。
    “读完《少年的我们》,我被故事的曲折回荡所折服,为世间的百态众生而慨叹。小说来源现实,在读者的眼中绽放,凸显它刻画的一切。作者通过少年的视角,动人的故事,妙笔生花,在人们的心门上叩出无味人生…”
    “初读《少年的我们》,只有一种悲哀,伤感,复杂的感觉,看到的是阶层,贫富,冷漠。二读《少年的我们》却突然有了一种热烈,从内心迸发出火的那种热烈…”
    …
    大量的书评接踵而至,有些事杂志社安排的宣传,但大部分是读者自发的品论。
    《少年的我们》首周过二十万册。萌芽杂志社一片欢腾,首印的五十万眼见的被迅速清空。
    “加班印刷的二十万册已经发到南方各大书店,十万册正在发往北方各书店的途中,印刷厂还在加班印刷,再印出五十万册。”曲凌向主编汇报道。
    “国家青年报给我电话说要给山河做一个专访。”赵主编说道。
    曲凌回应道:“山河除了我们社里的那篇访谈,没有接受过任何采访,青年报的专访不好回绝,我来和他沟通吧!就是怕他说错话啊!”
    “不至于,这次采访是正面的,主要是针对现在对八零后的争论,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好吧,他们的记者是直接去闽北吧,我先和山河沟通好。”
    国家青年报要来闽北给自己做专访,这个消息把山河搞懵了。家里和县里也不安宁。
    作为华国青年领域的第一大媒体,国家青年报具有强大深远的影响力,它的专访可不简单。
    单单是小说的热销可得不到这样的待遇,山河在萌芽杂志上不经意的一段话竟然引发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