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 > 第9章 国之崛起?还是原地踏步?

第9章 国之崛起?还是原地踏步?

    此刻,三国,后蜀之国。
    刘备已死,其儿子刘禅继位。
    这一刻,望着天空中出现的关于李鸿章的画面,阿斗愣了一下。
    “不就是一只鸟吗?死了就死了,这老头儿这么大反应作甚?”
    一旁,诸葛亮目光深邃。
    他看明白了,摇着羽扇,说道:“主公,前面所有关于北洋水师的急报,财政短缺也好,船舰老化也罢,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钱。钱从何处来?慈禧那儿来!”
    “这只鸟,是李鸿章送给慈禧的鸟,慈禧喜欢的紧,也是李鸿章能从慈禧那要到钱的根本,现在鸟死了,这个根源也就断了,在想要钱,李鸿章如何要?”
    “要不到钱,北洋水师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这可承载着一国之希望啊……”
    “哦哦。”
    刘禅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忽然不悦道:“你们这些聪明人就喜欢搞一些有的没的,直接说不好吗?还要人家去猜心思。”
    画面很快浮现。
    李鸿章斗胆向慈禧说了北洋水师财政匮乏的事,慈禧却不理会,淡淡说了句。
    “这颐和园,该修了。”
    李鸿章闻言,苍老的身子一颤,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只是眼神更加沧桑了。
    太后不但不会拨款给她,还要从北洋水师那抽走一些钱来修建颐和园!
    看到这一幕,各朝帝王们有的唉声叹气,有的义愤填膺。
    “国之不国,依旧贪图享乐,朝廷难朝政,遑论国权?”
    大唐,李世民发出这样的叹息声。
    也许是他本身就是当皇帝的,对西后慈禧的言行有着极大的不满。
    朝野之下多为国之忠臣,她不屑一顾,一心只有自己的六十大寿。
    就在帝王们不知道北洋水师将何去何从时,文字浮现。
    【朝廷虽不愿给北洋水师拨款,但李鸿章自己就富得流油,虽说无法长时间支撑,可解决一时之难,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李鸿章并没有动用自己的金库,来解决燃眉之急,只想着把希望寄托于朝廷。】
    “自己有钱,为何不出资北洋?”
    李世民脸色一变,怒斥出声。
    他很不解,本以为李鸿章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想到是私藏金库。
    “看得出来,他是真想建好北洋的,可到了关键慷慨解囊的时候,他为何不出手?”
    身后的魏征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李鸿章心在国家,但又不完全在国家,建北洋的目的,是为了名留青史。”
    “此话何意?”
    魏征继续分析:“到了李鸿章这个年纪,这个地位的人,面子、影响看得比自己的命更重要,他想靠朝廷的层面,来帮他组建北洋,而非自己之力,一边是朝廷出钱,一边是自掏腰包,自然选择前者。”
    这么一说,李世民有点懂了。
    天幕中,文字再现。
    【迫于压力,西后不得不拨款四百万,二百万给南洋水师,二百万给北洋水师。】
    【李鸿章写信给沈葆桢,提出把这400万两银子全部留给北洋水师使用,沈葆桢答应。于是,北洋水师逐渐呈现规模。】
    【光绪元年,李鸿章通过总务司向日不落帝国购置四舰炮船。】
    【光绪五年,向日不落帝国巡洋舰杨威、超勇。】
    【光绪六年,又向德意志帝国铁甲舰定远、镇远。】
    【光绪十四年,北洋水师正式宣告完成!】
    伴随着金字,江离也贴出了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
    照片中,一艘艘海上巨大舰队,无不震撼着各朝皇帝的眼球。
    “如此大的战舰,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嬴政发出这样的感叹。
    【北洋水师主要军舰大小拢共二十五艘,辅助军舰五十艘,运输船三十余艘,官兵四千余人!其中以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平远八艘名震世界。】
    【实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十年呕心沥血,终于没白费!”
    “这个国家,已经有所改变了,就看这改变会带起多大的波澜?”
    汉朝,汉武帝刘彻站于朝廷外,负手而立,目光深邃。
    天下乱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是无论是分还是合,都是人为造成的。
    看到这里,他已经看到太多推动历史之人。
    从林则徐、到洪秀全,再到邓世昌、刘步蟾,再到李鸿章,他们都是推动历史变革之人。
    虽然李鸿章在他看来,并不是尽心尽国之人,但是国之将倾,他作为大臣,不得不以国事为重。
    “只是……他的改革,真的有用吗?”
    喃喃自语之声中,画面继续。
    这个国家,在北洋水师建成的那一刻起,终于有了一点希望。
    李鸿章静静站在海防基地之中,看着停泊在岸边的战舰,满是皱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
    可是眉宇之间,又有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