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 > 第20章 救国!救国!警示钟!

第20章 救国!救国!警示钟!

    载湉小丑,未辨菽麦!
    这八个字,不止画面里中外震撼,各朝代的帝王们,也是目光里爆发出精光,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幕。
    “直骂帝王乳名,此人胆识不小。”
    大秦,这位以‘残暴’著称的皇帝,此刻目光深邃,声音低沉。
    载湉,就是光绪帝的乳名。
    直面辱骂帝王,无论放到哪个朝代,都是诛连九族的大罪。
    他大秦没有,后世,也不可能有。
    可清朝却发现了,可见这个皇帝当得有多失败。
    大唐,李世民、魏征、房玄龄等人同样震撼。
    李世民更是感同身受,因为他就是皇帝,还是不多见的明君。
    “这又是何必呢?”
    李世民喃喃自语。
    其实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民间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反对声音出现,每一朝的皇帝都有应对之法。
    言论只要不是太苛刻刺耳,当皇帝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弄过去了。
    但这篇《驳康有为论革命》,却是彻彻底底触及了朝廷的逆鳞。
    一声‘载湉小丑,未辨菽麦’,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皇帝光绪。
    试问,如果光绪真的“圣仁英武”,为什么“刚毅能挟后力以尼新法,荣禄能造谣诼以耸人心,各督抚累经严旨皆观望而不办,甚至章京受戮,己亦幽废于瀛台也?”
    一声声质问,如尖刀刺入清廷之腹。
    “还是为了改革,为了变法。”
    李世民的身后,魏征出声说道。
    “武圣有杀心,文人有傲骨。他虽为一介布衣,可有敬天敬地,忧国忧民之心,神鬼无惧。”
    随着诉说,魏征的眼睛越来越亮。
    “清廷,已经慌了。”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国民之智正在慢慢开化,国内,海外,这样的有志之士,正在越来越多!”
    “陛下,我们即将见证一个百花齐放,激流勇进的时代!”
    说到后来,魏征的声音也出现了颤抖。
    也就在这时,天空中的画面再变。
    报刊中抨击康有为保皇为首的保皇党的人,并不止章炳麟一人,还有一个叫邹蔚丹的人。
    他很年轻,连二十岁都没有。
    他看了康有为的保皇言论,嗤笑着摇摇头。
    “呵呵……现在皇帝本身已是虚名,连自身都难保,康氏还谈什么立宪?”
    “可笑,为了满足自己一己私欲罢了!”
    “应当改变!”
    起初,是冷笑,可渐渐的,笑声渐大。
    笑声中,邹蔚丹奋笔疾书,洋洋洒洒,慷慨激昂,写完一书。
    当最后一页写完时,他最后提上了三个苍劲有力的草字。
    “革命军!”
    年仅十八岁的少年,却完成了一片抨击朝堂,痛斥保皇昏庸的著作,令各朝皇帝感到唏嘘。
    可,这还不够。
    “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希望有更多新兴的、有觉悟的知识分子加入进来!”
    中国学生同盟会成立。
    “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
    “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保我独立之大权。”
    “即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中华共和’!”
    炽盛的阳光下,邹蔚丹慷慨陈词,阳光倾洒在他的脸上,像镀上了一层金辉似的。
    少年说得慷慨激昂,满脸通红,台下也掌声如雷,他们眼里满是期望。
    越来越多志同道合之人聚在一起,以《苏报》为平台,陆续刊登改革文章。
    甚至,邹蔚丹还与章炳麟结识,成为忘年交。
    这一步必将踏出。
    他们不踏,也会有人来踏,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能是他们呢?
    由他们来做思想上的先驱者,来帮百姓开智。
    而这,只是世界里的冰山一角。
    天空中,文字继续出现。
    【同年,1903,沙俄毁约,拒不撤走东北的军队,国内爱国反清之声越来越多。】
    画面一变,樱花东瀛。
    深夜,一盏油灯飘忽。
    以官费生被送东瀛留学的陈天华拿着一份报纸阅读着,报纸上赫然写着‘沙俄毁约,拒不退军,企图占领东北三省’的新闻。
    年轻的脸上,布满了愤怒。
    他愤然起身,咬破手指,以血写了一份血书,寄回远在大洋彼岸的各学堂。
    这一刻,他心中热血激昂。
    “接函具悉:华等以瓜分祸迫,拟以血肉之躯,亲御强俄,为国民倡。
    稍尽义务,自谓于意无恶,不谓内地当道,不谅其心,反加以多事为名。报告监督,通电政府,名正言顺,别无他意,以此为罪,将谓俄不可拒乎?
    我政府之识见如此,我国民之程度如此,此诚可为痛哭流涕者也……救国!救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