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 > 第47章 吾道不孤,革命路上太多人同行!

第47章 吾道不孤,革命路上太多人同行!

    画面倒映于黎明的前夜,各朝的天空,逐渐明亮了。
    这首七绝诗,也得以看得更加清晰一些。
    唐朝,七绝五绝诗盛行的年代,这首《咏蛙》哪怕是放入这朝,也足以算得上是经典。
    这一刻,李白缓缓行走于长安城的街头,抬头望向天空,目光复杂。
    “言为心声,诗为志。这是个心怀远大抱负的少年。”
    “行路难,行路难,愿你能找到理想中的长安……”
    这位对繁华的长安城,有着特殊情节的诗人,看着这位咏蛙的少年,发出了这样的愿望。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安城’,不仅仅这位咏蛙的少年,孙先生、黄兴、以及那些先走一步的志士,心中的长安是什么?
    是废墟上建国。
    是推翻清廷,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
    正因为如此,才‘行路难’!
    同样是唐朝,却是另一个时代。
    贞观之治。
    王昌龄矗立于茫茫边塞之上,看着黄沙遮掩的画面,心中百感交集。
    他看到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少年豪气,喷薄欲出。
    他看到这位咏蛙的少年,开始摘抄孟子的话。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很难想象,一个连二十岁都不到的少年,敢于照抄如此宏图天下的话。
    加上字如其人,少年的字龙飞凤舞,狂傲不羁,很难让人不对他的人生产生期待。
    这一刻。
    战国时期,鲁国。
    孟轲正望着画面,神色复杂。
    早年他曾周游列国,传递思想,历经齐、梁、宋、滕、鲁等诸国,均未能见用。
    可是这一刻他却笑了:“礼仪崩坏之大世,我的思想没能被各诸侯国所采用,反倒被后世之人认可了,用以自勉。”
    “如此,甚好。”
    这重新给了他希望,坚信他的思想,能在这个礼仪崩坏的年代得到改善。
    “少年人,现在不是你的舞台,我等着你引领时代的一天……”
    而后,天空中文字浮现。
    【1909年,时代的大波澜还未完全掀起,但是已经泛起一点涟漪了。】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用他们的思想救国。】
    【后来啊,他们如星火一般聚集在一起,最终凝聚成了足以照亮黑夜的火焰,无数天才人,为了心中同一个理想与执念,共同开启大波澜!】
    画面展开。
    历时六年,周树人终于回国了。
    可是风尘仆仆回到自己国家的他,却像变了个人一样。
    明明年纪不大,却留起了一字胡,再加上一身带着补丁的长袍,看起来十分的老气。
    可正因为短短六年里发生了太多,也见过了太多,他留起了胡子。
    有人劝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他却笑了:“当一天和尚,钟要认真得撞。”
    文字浮现。
    【此时的周树人,还不叫鲁迅,还处于‘厚积而薄发’的时代。】
    【觉醒者必然经历痛苦,觉醒者必然呐喊,世人终究会为小看文字的力量而付出代价,是能为革命添一把火的。】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投身于革命之路。】
    画面随之展开,云镇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
    一位川地来的青年向阳而生,挺直脊梁,站得笔挺,眼里满是对未来的希望。
    他叫朱建德。同年,他加入了同盟会。
    【德高望重堪模范,盖世功勋不傲功。】
    【恐怕那时候的他,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该国的开国元勋。】
    不止这些人。
    还有更多的人登上历史舞台。
    【同年,柳亚子、高旭、陈去病成立第一个文学革命团体:南社!】
    画面展开。
    虎丘,张国维祠。
    柳亚子、高旭、陈去病等十七人齐聚一堂,展开第一次‘雅集’。
    还作为同盟会成员,柳亚子神情严肃,目光坚毅。
    “南社,同名与明万历‘南社’,意为‘操南音,不忘本’,反清革命,肩负在每一位成员身上!”
    南社每一人都志在反清革命,创建新国。
    国人思想确实开始觉醒了,但是还不够,他们将进一步唤醒国人的认知,让这本就已经很旺盛的火焰,烧的更旺一些。
    于是,他们开始投身于文学,大量发表革命文章。
    宋朝。
    岳飞露出笑容。
    “人,越来越多了……”
    并且都在做事,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样的国家,才有希望。
    但是,从以往的文字中,岳飞已经感受到了,该国的成立,并非一朝一夕。
    清朝被推翻,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望共勉!”
    西汉。
    李陵事件刚过,司马迁承受宫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