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 > 第71章 歌颂青春,青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第71章 歌颂青春,青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天幕中,陈仲甫敬告青春的文字落幕,众朝是一片沉默。
    他们无不感到震撼的。
    “一本书,一本杂志而已,能掀起怎样的波浪?”
    秦朝,赵高本能的心头震撼,但是转念一想,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大事。
    他的思想,还停留在用长枪短炮就能攻下一个朝代上面,并不理解用笔写出来的文章,能起什么作用。
    但他从来没见过这种时代,无数人站出来,把所有的救国之路都走了个遍。
    现在,轮到思想救国。
    “能成功吗?”
    这一刻,不止是赵高,李斯、秦始皇,都认真看着。
    大宋。
    宋太祖赵匡胤同样不理解。
    他低下头,看向自己正在批阅的奏折,喃喃自语:“文字,真有这么强的力量吗?”
    “不论是护国还是起义,军队和武装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
    战国时期。
    孟轲盯着这一幕。
    这已经是孟母带着他第三次迁居了,他的眼睛逐渐明亮起来。
    “我明白了,思想,真的很重要!”
    “前面几次革命,思想还处于萌芽当中,武装力量占据绝对地位,可武装力量终归是个数字,而思想和文字,是无法估量的!”
    这一刻,思想的萌芽也在孟轲心中埋下种子。
    同时,他也期待着。
    “假如思想成立,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的……”
    天空上,新的画面出现。
    陈仲甫背着手,站在窗户边,望着漆黑的夜空。
    他看起来依旧落魄,但是眼里找到那条道路的光,是藏不住的。
    正如他刚刚成立的《青年杂志》,还在发展期,前来撰写的人很少。
    但是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这个战场。
    “谭嗣同、刘光第等第一代人,打开了国民变革的意识,不墨守成规,逸仙、黄兴等第二代人,唤醒了人们革命反抗的心理,到了我们这第三代,该真正站起来了!”
    今晚的夜色很暗,没有月亮,正如如今的民国一般。
    他不知道‘思想’这条路是不是对的,但总要尝试。
    时代的火炬一把把传承,如今来到了他的手里。
    盘点还在继续。
    【《青年杂志》虽然刚刚成立,但是它已经开始影响着这一代人了。】
    京城,已经是高师的钱玄同偶然路过一家报刊亭,青年杂志四个大字映入了他的眼帘。
    他翻手便拿起阅读起来,只看了一眼,便眼前一亮。
    “青年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而非腐朽、日薄西山,思想、文化、人格,从里到外焕然一新。青年担当中华兴衰的关键,取缔孔孟文化,做这个时代的‘新青年’……”
    只看了一眼,钱玄同便深入其中,并决定以后每期都买。
    “坐这个时代的……新青年吗?”
    耳边顺势传来欢笑声,一群群青年,从身边走过。
    钱玄同笑了,怀里抱着刚刚两岁的儿子。
    彼时,他还叫钱炳穹,而不叫‘三强’。
    魔都。
    震旦之后的复旦公学。
    几名学生正聚在一起,共读着《青年杂志》,他们神情激动,涨红了脸。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好!我们是这个时代的新青年,民主和科学,才是我们的路!”
    魔都,一位略显囊中羞涩的青年就站在中华日报楼下。
    他叫刘半农,在魔都摸爬滚打快四年了。
    中华书局门面操之过大,内部空虚,刘半农不得不离开。
    当年怎么卷着行李离开家门,四年后,还是照样卷着行礼回到了家门,他的眼里,带着迷茫。
    正当他打算拿着三份稿件前去投稿之际,一声喊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陈先生!”
    刘半农回头看去,原来是来了一位新客人。
    日报的编辑十分热情,陈先生长,陈先生短的。
    刘半农不禁有些纳闷,这是哪位‘陈先生’?
    “陈老师,仲甫先生。”
    刘半农瞬间眼前一亮,显得激动局促。
    很显然,他认出眼前的这人,便是《敬告青年》的作者。
    他也忙说出自己的名字:“刘半农。”
    没想到陈仲甫也听过自己的名字。
    “你翻译过几本英文方面的书?”
    “是!”
    直至这一刻,刘半农和陈仲甫才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哈哈大笑起来。
    文字浮现。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就这样,刘半农加入《青年杂志》做翻译和主笔。】
    【于是,一群标志着时代的新青年出现了,他们于彷徨中呐喊,意图用一个个字,一篇篇文章,来唤醒思想沉睡的国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