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秦。
嬴政面露诧异之色,神色有些凝重的眯起了眼睛。
“往后的中华外交强硬?如何强硬?”
作为千古帝王,他想不通。
万国外交会上遭受了这么大的屈辱,战胜国,与战败国一样被瓜分。
残忍、残酷,这个国即便是愤怒,也像是无能狂怒而已。
要如何强硬起来?
“陛下!”
台下的李斯忽然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他虽然没有什么都没说,可是微微颤抖的身躯,早就说明了什么。
始皇帝身躯狂震,满脸的不可思议。
“第一次说了‘不’,难道……他拒绝了列强的提议?”
大汉。
苏武站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周围是成群的牛羊,他再一次落泪。
“终于,要开始反抗了吗?”
“只是,反抗会是什么下场,你们不是不能明白……”
“路难走啊……”
苏武垂泪,喃喃的说道。
最后是大清。
原本笑得畅快的乾隆一下子止住了笑声。
脸色阴晴不定的变幻了一阵,不确定的自语。
“国耻之后,这个国学会第一次说‘不’……不可能,我与路易十六国王是笔友,知道如果拒绝,你们也是死路一条!”
乾隆面色阴沉的怒吼。
天幕中,画面继续浮现。
京城,军阀总帅府。
作为顾问的林长民接到了一封来自法兰西的密电。
听着里面的内容,林长民身子狠狠颤抖了一下,眼眶也一下子变得通红。
“此话当真?”
他再三确认,声音都在颤抖。
随后,他深深的闭上了眼睛,瘫坐在椅子上,仿佛掏空了他全身的力气。
傍晚,他回到了自己家中。
已经十五岁的女儿林徽因出来看他。
轻声询问:“怎么了?”
面对女儿,林长民表情更加苦涩:“未来的中华,会是山河沦陷,满目疮痍的。”
还是久久无法释怀,林长民知道,这个消息,必须让全国都知道。
于是他拿起笔,撰写长文:《外交警报敬告国人》,将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递了出去。
这一天,是所有国人都感觉天塌的一天。
无数心系国家的学子在悲哭,双眼通红。
“山城归东瀛所有,中华不完整了……”
“这是比《二十一条》更屈辱的一幕!”
北大,有学子攥紧了拳头。
他是郭钦光。
当看到林长民撰写的这篇文章时,郭钦光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一片昏暗,几乎晕厥。
最后还是几位学生发现了他,将他送到教室休息,这才缓过来。
可苍白的脸上,依旧目眦欲裂,深深的扭曲着。
周围同学们都是复杂的看着他,都知道,这是郭钦光的‘标志了’——每与人谈国事,必奋眥欲裂!
他强撑着站起,不顾身体抱恙,来到外面,大声呼吁:“同学们!国危而俗偷,不如早死,胜于撑两目以俟外人之侮我国!”
“自古弱国无外交,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巴黎和会我们中华外交失败了,山城马上就要归东瀛异族所有了,北洋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我们岂能容忍?”
“奋起反抗!到我们青年肩负起国之责任的时候了!”
郭钦光情绪无比激动,说得两眼发黑,甚至口吐鲜血。
郭钦光的呼吁响彻整个北大,强烈的愤慨和屈辱,很快蔓延至整个北大……
学生们抬头,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夹杂着天雷闪烁。
一场久违的暴雨要来了。
北大学生们却依稀间看见了中华未来的命运,那般昏暗,捉摸不透。
画面一转。
五月三日,北大,西斋饭厅。
郭钦光、傅斯年、段希鹏、谢绍敏等学生们都在。
除了他们外,还汇聚着许多北大的学生们。
一张张年轻,不却显得青涩的面孔,每个人都庄严肃穆,漆黑的瞳孔中,有一种名为‘国仇家恨’的情绪蕴含在其中。
“消息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巴黎和会我们中华外交失败了,《二十一条》依旧在我中华土地上生效,洋人们,依旧能在我们的租界内耀武扬威,作威作福,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是山城的一切权益,归东瀛所有。”
率先说话的是一个戴眼镜的青年。
他叫刘仁静,还只是北大学生的预科一年级学生。
但是,他是郭钦光外,脸上最愤怒的一个,也是最激动的一个。
“中华是天下中华人的中华,民族的水深火热之际,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可是军阀却同意签字,这和当时的大清有什么区别?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