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 > 第120章 大雾散去,大国的道路终于明朗!

第120章 大雾散去,大国的道路终于明朗!

    现在,各朝烙印诸天的画面变黑,只有一大段昂长的叹息,烙印上面。
    各朝各个阶层都在看着。
    文字的一撇一捺,都如打翻了五味瓶般,有感动,有愤怒,有怅然,有庆幸……复杂混乱。
    但是这些又通通化作一种情绪——期待。
    这位叫顾维钧的外交官,他期待着后世觉醒的中华!
    不止顾维钧期待着,各个朝代,也都期待着。
    大秦。
    嬴政眼神说不出的复杂。
    此时天幕变黑,他也深深闭上了眼睛,像在释怀,在感慨。
    他心中如走马观花般浮现各个画面片,那是过去走错路的中华。
    出现了为变革流血牺牲的谭嗣同;一生都在起义,都在革命的革命家逸仙先生;再到欲为民族开智,思想启蒙的陈仲甫……
    现在,此刻!
    “他们胜利了……”
    嬴政喃喃自语着,重新睁开了眼睛。
    别看只是顾维钧简单的没有在那纸荒唐合约上签字。
    背后,是一整个炎黄民族愤怒的抗争、呐喊。
    这全是他的后人啊……
    西汉,刘彻有些疲惫了。
    但是他看着天幕,不自觉得露出了笑容。
    “至此,朕已经观摩到了辉煌。”
    “可是这个国,还没建立……”
    “但是大雾散去,大国的道路已然明朗……”
    北宋,变法失败的王安石安详的躺在榻上,眼里透着沧桑。
    却只有简单两个字。
    “革命。”
    这样一个恢弘大世,在没有完全理解它,看完它之前,他只认为这是单纯苍白的两个字。
    可是现在他才明白,书写这么简单的两个字,背后却是无数人的一生,前赴后继,誓死书写!
    ……
    天幕中,文字继续浮现。
    【一九一九,这一年,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漫长。】
    【为何漫长?因为民族的思想觉醒了,觉醒了,就都要做事。】
    【但是快了,已经步入下半年了,人们期待着,一九一九之后,这个大国将步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那是一个一整个中华,都站起来昂首挺胸的阶段。】
    伴随着文字,新的画面复现。
    这一年里,有一个老疙瘩在东边占山称王,自号‘东北王’。
    未来他会成为东瀛最害怕的人。
    但是现在,胡南。
    青年将报刊越做越大了,他说,他要做一份属于他们胡南的《新青年》。
    夜深了,可是他所在的学堂内,却学生遍布,灯火通明。
    他站在台上,看着下方所有人,振奋演讲。
    “巴黎合约结束了,我们中华代表团没有在上面签字,我们胜利了!公理战胜强权!我们民族站起来了!”
    这一刻,青年意气奋发,声音愈发洪亮。
    因为他想起了这个国家这一年年来走来的不易,所受的屈辱。
    无数先人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才换回来的一点希望之火。
    直到现在,拒签合约!
    他举起了自己所创的报刊:《湘江评论》!
    翻开第一页,上面白纸黑字,赫然印着三个大字:六不怕!
    声音振奋。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不要怕。”
    “天是至高无上的封建法则和自然界的客观困难;地是宗教法则的压迫;死人是封建的思想权威——这是我的一点拙见真知,中华人,如果还怕这怕那,怎么可能将帝国列强赶出我们的土地?怎么革命成功?”
    台下的学生,眼睛渐渐明亮了。
    这个时代出了太多天骄能人,不止陈仲甫、李守长,其他人也在为变革这个时代,尽一份力。
    两个月后,津城。
    南开大学正式开学了,立志为中华崛起的青年入学了。
    但是他的目光依旧深邃,静若处子,心中挂念的,依旧是这个混乱的时代。
    “仲甫先生说‘他愿以身化炸弹’,我倒觉得,应该多来‘五四’这样的风雷才好。”
    他提起笔,写下两个沉重有力的大字:觉悟!
    也是这时,天幕中,文字浮现。
    【1919年9月16日,觉悟社成立。津城的这群青年,做好了觉醒的觉悟!】
    画面一变,一间办公室内,十男十女坐于其中。
    他们当中有风雷中请愿论战的勇士;有断指写血书的英雄;有大庭广众慷慨陈词的演说家;有在反动镇压下面不改色的巾帼豪杰……但是此刻,他们齐齐看向一人。
    立志崛起而读书的青年眼里放着光,声音激动得压抑不住。
    “西方先进,中华落后的公式是可以改变的,膝盖跪久了会生根,于是他们心态更加扭曲,仇视每一个站着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