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 > 第122章 我们的任务是再塑一个中华!

第122章 我们的任务是再塑一个中华!

    天幕之中,陈仲甫的眼里是带着光的。
    但是办公室的气氛,却愈加沉闷。
    蔡园培没有说话,只是眼神复杂的看着陈仲甫。
    他感觉得深刻,陈仲甫不一样了。
    三个月的牢狱之灾,让他更加果决,思想更一步升华。
    回想陈仲甫此前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一直在觉醒的阶段。
    清朝还在时,他三番五次的前往东瀛,就像一块海绵,吸收着海外先进的知识。
    他想打破这片封建。
    但是当时有已经这样做的先驱者,加上他还年轻,错过了登上时代舞台的机会。
    后来民国成立,但是秩序依旧混乱,所谓民国,只是换一个名字的大清而已。
    他想搞新文化,新思想,来代替老旧的思想,希望国民能开智。
    于是《新青年》应运而生。
    现在他认为,真正的思想启蒙,不应该只是空谈,而是要带着政知,否则只是镜花水月!
    于是,他与激进的李守长站在了一起,将自己视作炸醒沉睡民族的炸弹。
    亲自引领了‘五四’这场风雷。
    三个月牢狱之灾,让这种思想更加深入了,他心中坚持的路,是马列!
    其实,陈仲甫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希望重现沙俄十月的辉煌。
    遍地会插满民主的赤旗!
    “救国的道路有很多种,真的决定了吗?”
    办公室里,蔡园培沉默了很长时间,这才打破沉默,复杂开口。
    他想说,教育,也是救国的一条道路。
    陈仲甫笑了笑:“没有哪一条救国的路,比这还快,比这效果好。”
    “校长,现在这个世道,多一条路,就要多去尝试一遍,我走这条路,您就走您坚定的路,双管齐下,国与民族才有希望。”
    话落,陈仲甫起身,转身,离开。
    蔡园培望着这道依旧伟岸的背影,知道陈仲甫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也没有再追上去挽留。
    只有轻盈的祝福。
    “人各有志,愿你们成功。”
    陈仲甫离开北大了。
    背影依旧笔挺,一如几年前他刚来的那样。
    不知走了多久,身边多了一道身影。
    李守长。
    他与陈仲甫并肩走着,二人皆大步流星,昂首挺胸。
    “多聆听年轻人们的意见。”
    李守长平静开口。
    陈仲甫愣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
    《新青年》编辑部的那些读书人们,都要出国留学去。
    还有自己的两个儿子。
    他们也即将赴发了。
    一时间心生感慨。
    “秋风萧瑟,愿出国的孩子们都能有所建树能成材。”
    “桥年延年还没去长城看看呢。”
    李守长说道。
    画面一变。
    陈仲甫带着延年桥年来到了一直没能去看的长城。
    八百里长城蜿蜒连绵,一望无尽,心境也一下子空旷起来。
    “去重建这个民族的脊梁和辉煌吧!”
    陈仲甫向两个儿子鼓励道。
    “中华的一切都是属于中华的,只有中华人才能重塑这个国家的风骨。”
    陈桥年、陈延年兄弟俩流连于长城的伟岸中,并没有听见。
    于是二人行走在长城中。
    陈仲甫向李守长说出了心里话。
    “狱中三个月,我对马列有了新的理解,唯有依靠马列,彻底改造、重塑这个国的社会,才有希望。”
    “马列才是中华最正确的道路,应该建立一个全优百姓当家做主的官方,而非军阀,让百姓们自己发声!”
    这一刻,李守长深深点头,附和道:“我们的任务是再造一个中华,一个有希望的中华!”
    一如那年夏天,二人又确立了新的目标,并朝这个目标前进。
    天幕中,文字浮现。
    【年末的胡楠,风雪交加,湘南督军张敬尧派人查封《湘江评论》。有青年因此愤怒,决心发起‘驱张运动’。】
    画面浮现。
    “堂堂乎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毒不除,胡楠无望……”
    年末的胡楠,久违的下起了一场大雪。
    街上的人们裹着厚厚的棉衣,嘴里却唱着操着当地口音的民谣。
    一位青年穿着长袍,眼神不再温润,而是充满愤怒。
    “《湘江评论》被查封了,就因为我们在报刊上列举了张毒的种种罪状,百姓,连说实话的权利都没有了?”
    青年大声质问,房间其他青年,同样怒不可遏。
    “仲甫先生舍生取义,上街思想演讲,更以入狱炸醒世人,我胡楠人士,也不能落后于人!”
    “同胞们,这是一场战争,我们湘人自己的战争!!高举火把吧!”
    越来越的人胡楠民众走上街头抗议,高呼‘驱逐督军张敬尧’。
    而青年却是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