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 > 第133章 火苗散落全国各地!

第133章 火苗散落全国各地!

    现在各个朝代的帝王看到这一幕,心里皆是掀起滔天骇浪。
    这是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中出现的画面和文字,眼神变得复杂。
    他不由的想起之前描述这个组织时的文字。
    【起初,成立的人数只有寥寥无几,后来,星火燎原。】
    gong产谠成立的那一刻,绝对算是历史性的一刻。
    陈仲甫等人握拳宣誓的画面,更是在他脑海中不断回荡。
    除了这些为国寻路的先驱者,还有第四代即将登上舞台,他们将接过陈仲甫、李守长那一代的火炬。
    薪火相传。
    嬴政深深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个儿子,扶苏和胡亥。
    闭上了眼睛,出声说道:“都好好看着吧,这个历时四代才创立的组织,到底会掀起怎样的壮阔波澜?”
    他心中,开始期待了。
    西汉。
    刘彻听到了前朝皇帝的话,也心有所感一般,看向了自己的六个儿子。
    “都好好看看着,看看这一代人,是如何誓死为这个国找到适合他的道路的,这对以后治国有帮助。”
    骄傲如刘彻,在这个组织真正出现的刹那,也震撼了。
    虽然这个组织才刚成立,但这是耗费四代人才走完的路,怎么可能是昙花一现呢?
    而且他也不得不承认了,中华出现的人,各个都是治世大才,对治国有帮助。
    其中,刘彻目光在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上多停留了一会儿。
    大唐。
    李世民没有说话,但却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大字。
    无论是北边马列学说研究会,还是南边陈仲甫创立‘gong产谠’,都可以统一归结为这两个字。
    “革命。”
    清朝,康熙、乾隆等帝目光阴翳,声音低沉:“为什么,这群读书人要走上政知的路?一群文弱的读书人,还能改天换地不成?”
    但是,雍正却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看着画面。
    他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激动,由内而外向外渗透的,是一股没来由的寒意。
    因为他意识到了,也许,是他们小看思想时代的冲击了。
    学生与工人阶级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走上马列主义的道路,这从帝王权术来讲,本身就是一种瓦解。
    天下泱泱,最多的,也是这两类人,一个代表大国的基础,一个代表大国的未来。
    “这个gong产主义,当真可怕……”
    天幕浩荡,文字继续浮现。
    【沪海作为外强的租界之一,这里的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已经赶超了京城,陈仲甫率先安成立了‘gong产小组’,京城紧随其后。】
    【他们的目标是,五湖四海皆升起火苗,最终星星之火能燎原。】
    画面浮现。
    内战依旧,整个京城就如一个压抑的铁笼子,让人无法呼吸。
    可李守长觉得,越是这个时候,就越需要马列主义的思想冲击。
    京城马列学说研究会,人数超过百人,都在聆听。
    李守长声音振奋:“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了,仲甫在魔都已经成立小组了,这将是一个新的突破,我们距离马列主义道路更进一步!”
    研究会的其他成员们同样心神激动,心潮澎湃。
    李守长继续开口,斗志昂扬:“咱们京城这边也不能落后,大家互相奔走相告,散发宣言,接下来是最关键的时刻,关系到工人阶层能否高举自由民主的大旗!”
    也是这一刻,他意识到了,这是前进的最关键时刻!
    绝不能有半点差池!
    夜幕很快降临,可是办公室内,却是灯火通明。
    研究会的成员,每人都拿着纸和笔,撰写文章和通告。
    “诸位都是继往开来之人,道路还长,望自勉!”
    那一刻,灯火照在每一人脸上,那般耀眼。
    天幕中,文字浮现。
    【沪海gong产谠成立后,以组织名字命名的月刊发行,陈仲甫为主编,这是该组织第一本谠刊!】
    画面展开。
    夜已深。
    陈仲甫办公桌前堆满了文章和案本,茶杯里的水也早已变得冷。
    可他的身影依旧忙碌着。
    李汉军走了进来,他看着忙碌的身影,劝他休息一下。
    可后者却摇了摇头,疲惫的脸上,带着一抹笑意。
    “现在大部分的民众都不知道我们想要宣扬的主义是什么,我怎么能休息,我打算以当初创办《新青年》的形式普及自由的思想。”
    “《gong产谠》报刊只是第一步,我还打算创办一个报刊——《劳动界》,这是专门给劳工民众看得刊物。”
    军阀依旧在闹分裂,掀起内战,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这个国家,可也有一种新型的思想像蒲公英一般,传播开来。
    大连。
    刘长春依旧在奔跑,他跑过喧闹的大街,看见了街上的乱象,年轻的脸上充满了麻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