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各朝观看现代建国,皇帝们震惊了 > 第144章 不是没有希望,只是他倒在了黎明之前!(上)

第144章 不是没有希望,只是他倒在了黎明之前!(上)

    当画面落下,各朝帝王、文学家们眼中倒映的,只有震撼。
    大宋。
    赵匡胤看着画面里的鲁讯,眼里带着赞赏。
    他虽然出身行伍,但是却酷爱读书。
    他笑着对面前的文臣武将说道:“好像后世那个朝代的文坛,鲁讯一人就撑起了半边天。每每写出文章前后,都是这般惊天动地。”
    是的,赵匡胤用了‘惊天动地’这个词。
    而且用在一个读书人身上,显得十分的不合时宜,却又那么合适。
    朝上一众大臣们都是默然。
    他们已经感受过了。
    一篇《狂人日记》的问世,当初直接打破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格局。
    这是属于鲁讯一人的力量。
    别的文学家,思想家没有的。
    仿佛这个看着瘦弱,永远留着两撇胡子的男人,体内蕴含足以掀翻一个时代的威力似的。
    大唐。
    李世民抬头望着天幕,笑了笑说道:“这个时代,除了南陈北李之外,印象让我最深的,还得是这位鲁讯先生。”
    “阿q……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却妄自尊大,自轻自贱,真想阅读一番啊……”
    汉朝,光武帝刘秀忍不住感叹,眼里带着期待。
    “我等这篇文章问世的一天。”
    正在这时,天幕中新的文字出现。
    【这一年的四月,天气终于不再那么寒冷,春意到来。】
    【两年隐居时间,终于结束,新文化时期作家易白纱撰写《帝王春秋》。】
    画面一变,变成了一本翻页的书。
    一行行字简洁而短暂的烙印在各个朝代的帝王眼里。
    起初,一些帝王们还感到好奇,诧异,可随着认真阅读下去,这一位位帝王们脸色纷纷变了,眼中蕴满怒火。
    “简直荒谬!”
    “这是什么书,一派胡言,到底是谁所著?”
    “这个易白纱好大的胆,竟敢抹黑我等!”
    ……
    原来这本《帝王春秋》里字里行间,都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荒淫无道的罪行——
    “人祭。”
    “杀殉。”
    “弱民。”
    “媚外。”
    “虚伪。”
    “奢靡。”
    “愚暗。”
    “严刑。”
    “奖奸。”
    “多妻。”
    “多夫。”
    “悖逆。”
    这十二个罪孽!
    每一个罪孽,都会有几个皇帝中,他们又惊又怒。
    有的是恼羞成怒,有的则是愣神,自己以后会做出这般荒唐的事迹?
    “快,抄记下来,放于朕的朝堂之前,时刻警戒朕!”
    大秦,嬴政已经命人摘抄出来。
    大唐,大宋。
    李世民和赵匡胤也是如此。
    然而,更多的皇帝开始隐瞒,勒令朝中百姓不得观看,否则挖出眼珠。
    好在天幕中画面很快发生了变化。
    两广地区。
    逸仙在看一本厚厚的书,正是易白纱写的《帝王春秋》。
    “要打倒专制,建立民主。”
    “从历史事实,唤起知识阶级诛锄独夫民贼,可谓严于斧钺!”
    逸仙对此大为赏识,立即提笔,给易白纱写信,希望他能过来帮助自己宣传革命事业。
    然而,易白纱却拒绝了。
    “先生,多谢您的赏识,可我是悲观派,看不到这个国家有什么出路!”
    看到回信时,逸仙动容了。
    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悲观派吗……试问当时一路走过来的中华民众,哪个不是悲观派?国势日微,救国无门。”
    “但是已经重新有希望了!”
    “希望易先生能像仲甫守长那般,为民族的救国道路划上浓墨一笔!”
    可他哪里知道,这封信之后,就是他们短暂交集的绝笔。
    新的文字,于天幕中出现。
    【一九二一年,《帝王春秋》撰写完毕后,易白纱于四月下山,看到的却是山河破败,百姓横死,这个国家,没救了。】
    伴着文字,新的画面展开。
    易白纱下山了,结束为期两年的隐居生活。
    他还记得为何而上山,结束那场风雷之后,他看清了这个世界,国运不兴,国势日衰,看不到一点希望。
    他是个悲观主义者,选择了用隐居来逃避自己。
    现在,他写完了《帝王春秋》,是时候下山了。
    可是下山之后,他的所见所闻,却是令他触目惊心——
    所过之处,尸横遍野,百姓叫苦不迭,有瘦小的孩童趴在地上,向来往过路人讨水喝。
    但是更多的是,是渴死在这片荒野中,尸体堆积成了山。
    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冲击着易白纱的眼睛。
    他的四肢,他的全身,都在发抖。
    “救救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