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古代厨娘生存记 >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五章

    银杏又比着陈幼筠的手尺寸大小、身高,赶着做了一双手套、一件挡风的衣服。
    第二天一大早,陈幼筠戴着母亲和银杏准备的“防寒套装”,赶往泗安镇。
    进入泗安镇,就进了长兴的地界。
    长兴是湖州下面的县。
    县城距离杭城有三百里。
    过了长兴,三人直奔宜兴,这就进入常州的地界了。
    眼见着离杭城越来越远,元溪谷的人马一时半会的不会打过来,陈幼筠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放眼看去,宜兴境内道路两旁河流密布、纵横交叉。
    虽然同样地处江南,但是这边并不受战乱影响。
    在进入宜兴县城后,陈幼筠和章云娘、银杏找了一家干净的客栈,暂作休整。
    连日来的长途跋涉,人和驴子都疲惫不堪。
    将驴子、行李安置好后。
    陈幼筠和母亲、银杏一起到了客栈的大堂。
    小二上了几样菜并三碗米饭后,陈幼筠一边拿了筷子递给母亲和银杏,一边打量着在客栈大堂里面的吃饭的人们。
    留意到一桌穿着打扮像是读书人的客人后,陈幼筠往那边挪了挪,竖起耳朵,仔细听那波人在说什么。
    “……听说那元溪谷势如破竹,长驱直入,一路都打到了杭城脚下…”有位蓝衫士子忧心忡忡的说着。
    “是啊,我还听说处州雷方文、盛箍桶等人皆加入战局,衢州摩尼教的组织也跟着起兵响应。”
    “啊?真的假的?吓!那可是够严重的!”
    “…咱们江南各地近些年来都深受赋税徭役严苛之苦。”这话一出,那桌人都纷纷点头。
    “……我这有一份元溪谷号召天下的檄文。”有人从怀里掏出一份写满草书的纸张来。
    “我看看!”
    “我看看!”那桌人纷纷站起身来,胳膊伸的长长的,抢着想看那纸檄文。
    “别急,我念,你们听!”掏出檄文的人站起来,挥着手,示意大家安静。
    整个客栈大堂的人,都看向他。
    “…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
    “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
    “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何如?”
    “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
    “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
    “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整个客栈大堂内,回荡着念檄文这人铿锵有力的话语。
    好一会儿,与他座位相邻的紫衣人,大声喝彩:“好!好文采!果然是好文章!”
    “冯兄,小点声!大庭广众之下议论时局…”旁边的人扯着紫衣人袖子劝着。
    “张兄,你若是怕,就早点回家去吧!”他不屑的看着劝他小声的人,一把将袖子扯回来。
    姓张的士子见了,劝了不听,只能苦笑着摇头,直接起身离开。
    同桌的人浑不在意。
    “我是离得远,要是离的近,早就投奔那元溪谷了。听说他性情豪爽,现在看来,果然是能成大事之人。”
    “文章确实好,不然我就不会拿出来跟你们分享了!”念檄文的人,小心收好纸张,揣入怀中。
    “就是,怕什么?也就他姓张的胆小如鼠!”几人讥讽嘲笑着说。
    “来!喝酒喝酒,别管他!扫兴!”
    陈幼筠听到这,看母亲和银杏已经吃完,赶忙催着二人回房间。
    三人刚走到房间门口,还没有来得及打开房门,就听见客栈大堂噼里啪啦作响,桌椅板凳倒地声。
    伴着尖叫声、呵斥声、挥鞭子打人声、闷哼声,夹杂着高声质问:“瞎了你们的狗眼?敢拿我?也不打听打听我是……唔…唔…”
    “你们干什……”
    “我们可是有功名的…啊!!”
    “抓起来,都抓起来,一个也别放走!你带人去后门看看!一个都不能放过!”有响亮的声音传来。
    “堵上嘴,统统都带走!”
    “有话留着回衙门跟我们大人说去吧!”
    “大人,后门抓着一个!”
    “好!”有人大笑着。
    陈幼筠正要探出身子去瞅瞅,看发生了什么事情,章云娘和银杏赶紧开了房门,一边一个拉着陈幼筠的胳膊,将她一把拉进房间,关上门。
    陈幼筠见章云娘和银杏都瞪着她,连忙讪讪的笑了笑。
    赶忙跑到窗户旁边,小心的将窗户开了一条缝,朝外看去。
    客栈大门口,一队衙役有几人正在将刀入鞘,有几人手上拿着鞭子押着刚刚还在高谈阔论的士子。
    士子们嘴巴都被堵着,手被反绑在身后,刚刚念着檄文的士子,面上身上都是鞭痕,衣衫破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