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古代厨娘生存记 > 第三百九十八章

第三百九十八章

    陈幼筠脸色苍白的看着阿元问道:“这些孩子,有没有请大夫来看看,能不能医治?”
    跟着的丫鬟们也齐刷刷的看向阿元。
    阿元一脸严肃的说道:“慈幼局常年聘请的有专看儿科的大夫,只是…..”
    “有个头疼脑热的,自然没问题!”
    “像这些天生胎里带来的疾患,请来的大夫,都只摇头,束手无策!”
    朱樱几人对视一眼,问道:“那他们就这么….过一辈子么?”
    阿元说道:“只能养着罢了!”
    “那这些孩子长大了呢?”陈幼筠思索片刻问道。
    “夫人,请跟我来!”阿元没有回答陈幼筠的问题,只请她们一行人接着往里走。
    正对着第三间厢房的长廊走过去,陈幼筠看着眼前的院子,暗自道:布置的倒像是一座书房的样子。
    有童声参差不齐的传来,声音稚嫩,陈幼筠侧耳倾听,仿佛念的是三字经,大开的窗户中,陈幼筠看见有孩子们摇头晃脑,手背在后面,大声的背着书。
    阿元在陈幼筠旁边停住脚步,指着眼前的房间说道:“这座院子连带后面的两间厢房,是到了启蒙年纪的男孩子的住所和读书的地方,请了夫子来讲学!”
    “天资聪颖的,就一直教下去,等稍大一些,十岁左右,通过了夫子的考较,就送到外面的书院,束脩慈幼局出,能靠着科举入仕,谋个出身,就算是熬出头了,最不济也能做个小吏!”
    “天资愚
    钝,念不进去书的,就叫武师傅教了功夫,给人当护卫也好,参军也好,都由的自己选!或是自己出去谋个生路!”
    “也有被不能生养的人领养去当子嗣的,也有到寺庙道观的,也有给富户做小厮的!”
    “女孩子们呢?”陈幼筠又问道。
    阿元带着陈幼筠向右穿过正厅,来到西侧院。
    有机杅声一阵阵的传来,陈幼筠几人隔着窗户朝里看去,一群半大的女孩子,围拢在一架织机旁,看着一位头上包着蓝色头巾的妇人讲解着织机是如何织布的。
    那妇人的身后,是一排排的织机,有妇人弯腰调整着织机上面的踏板。
    再往前走,房间里面是一群年约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坐在织机前,手脚不停的忙碌着,对于窗户外面的陈幼筠等人,只是瞅了一眼,就低头专注着手下的织机。
    第三间房里,安静的许多,陈幼筠从开着的窗棂里面,看见一群女孩子正坐在绣案前,一手上一手下的,拈着针线,俯首绣着什么。
    阿元静静地看着房间里面的女孩子们说道:“这些女孩子们,稍伶俐些的,只要不是天生残疾,手脚不全的,就教她们织布、刺绣,作为谋生的手段,将来离了这里,也能自力更生!”
    “那些身体残缺不全的呢?”陈幼筠忽然问道。
    “那些孩子,不论男女,都教他们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有手的用手,没有手的用脚,能照顾自己就好
    ,若是能学会做些扫洒的事情,就更好了!”
    陈幼筠心里感慨不已,这慈幼局做的已经极好了,顺着这些孩子的能力,发挥孩子们的长处,教导有方,等孩子长大后,不至于流离失所,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总比饿死夭折的要强的多。
    “那这些孩子日常生活的支出,请夫子、请大夫、请绣娘,还有杂七杂八的事项,银钱都是从哪里出?”跟着阿元朝前走去,陈幼筠接着问道。
    阿元说道:“萧家创立慈幼局之初,就给了五百亩田,这田上的产出,就用于慈幼局的开支!”
    “还有一部分来自于真定府城中善心人的捐赠!”
    “还有那些女孩子们织出来的布,绣出来的绣品,卖了也是一笔收入!”
    陈幼筠看着阿元说道:“那这些孩子,有零花钱吗?”
    “到了启蒙年纪的孩子,每月有十文钱的零花钱,女孩子们织的布、绣的花,一起收了卖出去,也会有一笔银钱,男孩子们想要多攒点钱,就只有给人抄书了!”
    陈幼筠点点头,心内疑惑着,这慈幼局设立了这么多年,事事井井有条,何须自己出面打理?
    日头升上了中天,阿元请了陈幼筠到饭堂去:“眼看午时了,夫人跟我一起去饭堂用饭罢!”
    陈幼筠笑着应好。
    到了饭堂,陈幼筠看着孩子们排成长队,自发的去打饭,朱樱就说道:“夫人,您先坐着歇息,我们去端了饭菜过来!
    ”
    陈幼筠点点头,找了位子坐下来,看着眼前安安静静地端着饭菜经过的孩子们,身上的衣衫虽然半旧不是簇新的,但是浆洗的干干净净,大小也合身,脸上也红扑扑的,并没有面黄肌瘦的样子。
    在这样的乱世,有多少人家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但是在真定府城内,有这样一座慈幼局,是这些孩子的幸运。
    朱樱几人端了饭菜,放在陈幼筠面前后,就立在一旁。
    陈幼筠拿起筷子,看着朱樱几人笑道:“你们也去,尝尝这饭堂的饭菜,味道如何!”
    朱樱几人对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