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摆了摆手:“谢啥,这是鸡蛋灌饼的钱。”
李翠翠笑着摇头:“不要钱,算我请嫂子吃的。”
“那哪成,大热天的,你赚钱也不容易。”对方坚持递过来六个铜板。
她不再推辞,将钱收下。
“谢谢嫂子,这样,我再做一个饼,嫂子你就不要推辞了,否则我该心里过意不去了。”
这次对方没有拒绝,爽朗的说道:“行,你这鸡蛋灌饼是真好吃,我拿回去给我家那口子也尝尝。”
李翠翠往火炉里填了两块柴,然后洗手。
很快鸡蛋灌饼出炉,这次放的是辣椒酱,她放了很多菜。
卖鸡蛋的嫂子拿着鸡蛋灌饼笑呵呵的离开了。
李翠翠也没有提买他家鸡蛋的事,不过,等再开个摊位,会首选这位嫂子。
忙到午后,她挺饿了。
“小冬你拿钱去旁边的摊子买两碗肉汤面过来。”
她反正不想吃鸡蛋灌饼,不是不好吃,而是被这种味道熏了一个半时辰,再好吃她都没胃口。
立冬嗯了一声,拿了十文钱离开。
李翠翠也没闲着,她洗了洗手,准备下午要用的菜。
上午买的萝卜和黄瓜还有一些,等一会儿吃了饭,让小冬再去买一些回来。
至于小葱和生菜,还有不少。
鸡蛋还有不到五十个,期间有人会要求多加一个鸡蛋。
她估摸着下午人不会多,不过一下午时间,鸡蛋差不多会卖完。
“妹子,你这生意不错啊。”
一旁的小贩搭话。
他们都是做熟食的,摊位被人团团围住的事也是第一次见,说不羡慕是假的。
李翠翠笑着说道:“我这是占了一个新奇,所以第一天免不了人多。”
她的说辞引得周边的小商贩赞同的点头,鸡蛋灌饼的做法的确新奇,但并不难,应该就是在新奇一词上,才引来这么多人。
“妹子还是你脑子好使,你看我们就会做些传统的食物。”
“我卖馒头这么多年,别说一个时辰遇到这么多客户了,就是一天加起来满打满算都没这么多人。”
“我这摊子也一样,面条卖了一年多了,也只是勉强养家糊口。”
周边挨着的小贩纷纷诉说自己的不容易,养家怎么怎么艰难。
李翠翠打他们跟自己搭话,就明白他们在想什么了。
得,与其让他们说出来,不如自己做个顺水人情。
“各位,如果你们也想做鸡蛋灌饼的生意,一会儿你们可以过来学学,大家都是混口饭吃不容易,要是能生意好起来,我自然是高兴的。”
“哈哈,妹子敞亮,你放心,我就是学会了,也不会跟你抢生意的,到时候我去北大街上摆摊。”
“我去南大街。”
“我去西大街。”
“我也去西大街。”
“......”
几人抢话,没想到对方这么好说话,纷纷高兴的合不拢嘴。
立冬端着面条回来,板着脸看了这几人一眼。
他偷偷扯了一下母亲的衣袖,让她不要太相信人了。
李翠翠冲他微微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心里有数。
她继续热情的说道:“各位,我这家伙式都是从庄记铁匠铺置办的,你们若是有需要可以去定制,说不定明天就能摆摊了,趁着鸡蛋灌饼还处于新奇的时间段,大家多赚点钱。”
?“哈哈,妹子说的在理,不过,妹子你人是真不错,来,给你几个肉包子尝尝。”
说着卖包子的小贩热情的拿过来三个肉包子,算是谢礼。
一旁的几人见状纷纷效仿。
“妹子,我给你下两碗馄饨。”“我给你几个白馒头,你就着馄饨吃。”“我的是江米糕,拿两块回去给孩子们吃。”“我的是......”
不一会儿的功夫,桌子上摆满了食物。
李翠翠一一笑着道谢,并没有推辞。
收下来就意味着同意他们学手艺。
看着他们那小人得志的笑,立冬瘪着嘴巴,冷着小脸,拿眼睛一个个的扫他们。
李翠翠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笑着说道:“饿了吧,看这么多好吃的,想吃什么吃什么。”
“娘,我宁愿没这些吃的。”他微微嘟着嘴巴,表示自己不开心了。
“你呀,娘心里有数的。”
她拉着孩子坐下,把馄饨往他跟前推了推。
“先吃饭,等回去娘和你说,放心吧,娘不会吃亏的。”
“哦。”
立冬只好闷闷的吃馄饨,皮薄馅多,别说还挺好吃。
李翠翠又给孩子拿了一个包子,让他多吃一点。
馄饨刚吃到一半,摊子前就来人了。
“李姑娘,生意兴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