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点了点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别总说你爹向着你大哥大嫂,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
仨小子仨丫头,洗洗涮涮该睡觉了。”
“好的,奶奶。”
几个孩子应着,乖巧的跟着奶奶离开。
院子里只剩下老二夫妻俩。
老二媳妇撇了撇嘴,心里还是不服气。
“你听听娘说的什么话,什么叫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好像咱俩很差似的。
说我差就算了,我毕竟是个外人,可凭啥说你啊,你难道不是爹娘亲生的?”
“行了,你少说两句吧。”
老二压根不理会她明显带有挑拨的话。
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别说父母对他很好了,就算不好,他也不会有怨言,没有爹娘就没有他。
老二媳妇见丈夫不理她的话茬,气的捏他胳膊上的肉。
“你是木头啊,难怪你爹娘总说你不如你大哥。”
老二憨憨的点头,“我的确不如我大哥,不用我爹娘说我也知道。”
“你......算了,不跟你这木头说了。”
她气的一跺脚,转身离开。
看着媳妇的背影,老二微微叹了口气,他若不装糊涂,两人早就被娘分出去了,明明是她不明白啊。
要是分了家,他拿什么养媳妇孩子?而且,靠着村长爹,还有能干的大哥大嫂,省事又省心,有什么不好呢?
退一步讲,就算要争,也要有那个本事才行啊?再摊上这么个媳妇,他拿啥争?
但凡她有大嫂一半精明,他都不至于总装糊涂了。
哎呦,不能比,一比就糟心。
哎!
夜晚。
村子家家户户进入了梦乡,河边的青蛙,草丛里的蟋蟀开始了它们的夜生活。
偶尔独奏,偶尔合鸣,好不热闹。
李翠翠等孩子们睡着了,偷偷起床来到后院,然后进入了小卖部。
她明天准备卖煎饼,现在进来准备酱料。
因为是农村的小店,准备的东西多是一些柴米油盐酱醋类的,以家常为主。
加上自己常年摆摊,所以准备的酱料都占了满满一货架,由此可见酱料多么充足。
李翠翠是这么打算的。
前期自己卖的吃食,需要的酱料从小卖部拿。
等后面跟衙门合作了,酱料就从当地购买,至于还没有的甜面酱,她可以给衙门提供方子,让他们找相关的作坊去制作,自己从中抽一成的利,或者房子直接让对方买断。
毕竟,小卖部的酱料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
三种酱各倒满了一瓦罐,李翠翠将口封好,准备看看其他酱料,打算一下后面怎么用。
牛肉酱,鸡肉酱和肉拌酱等各种肉酱,做酱香饼和锅盔的时候用,豆腐乳,韭菜花这边都有,没必要用小卖部的,放着。
各种风味的辣椒酱不少,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
倒是像鱼味酱,芝麻酱,番茄酱,咖喱酱等等,这些酱的数量并不多,到时候可以搞个每周特色菜,提前预售。
主打一个,这回吃到了、下回就没有系列,也能吸引一大波顾客。
她还有不少火锅底料,能撑起一个为期三天的火锅节。
在她的预想中,当小吃街完善,就要开始打出名气了,这个特色菜加冷饮正合适。
她一边看,一边盘算着,幻想着美好的未来。
至于零食,冷饮,生活用品她不打算拿出来,主要是不想给自己找事,等以后换了房子,一个人一间房后,自己偷偷用。
酒类,她打算以后用来做食物,也不会再去卖了。
她现在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还是阶级森严的老百姓,她不会自大到以为自己是特殊的,否则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咕噜噜”
李翠翠摸了摸肚子,饿了。
她随手从架子上拿了一包方便面,拆开干吃。
现在的方便面干吃没有之前的好吃了,好怀念小浣熊,童年时的美味之一。
没事干,她将桶装面的盒子拿过来,里面装着卖红酒的银子。
除了两锭五十两的银子,其他都是碎银,十两的,五两的,还有一两的。
她准备将银子拿出来再数一遍,过过手瘾,谁知一两银子刚入手,脑海中响起一个声音。
【半袋方便面,刨除包装售价一文钱,是否购买?】
“什么?”
李翠翠愣住了,站起来环顾四周,试着问道:“系统?”
没有回应。
幻听了?
她将手中的银子放下,没动静,又拿起来,声音再次响起。
【半袋方便面,刨除包装售价1文钱,是否购买?】
她没有选择购买,而是将方便面放下,拿着银子。
没动静。
拿起一包新的方便面,声音果然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