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82章 秃驴,竟敢勾引公主。

第182章 秃驴,竟敢勾引公主。

陈景恪随口回道:“开封啊……啊,我明白了。”
    “我怎么将这件事情给忘了,可以动用周王府的影响力,来保护这些剃发之人的安全啊。”
    方孝孺笑道:“别忘了军改,朝廷可是在河南安插了二十万户军户,几乎遍布河南各地。”
    “虽然他们已经从军籍改为民籍,可有些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的。”
    “你和魏国公、永昌侯他们关系莫逆,随便他们打声招呼,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如果能让太子殿下开口,效果会更好。”
    “到时候上有周王府的庇护,下有军户照顾,那些士绅宗族又能掀起什么浪花?”
    陈景恪兴奋的道:“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哎,真是糊涂啊。”
    然后看着方孝孺,咬牙切齿的道:“你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等着看我笑话是吧?”
    方孝孺笑道:“之前你看了我多少次笑话,这次咱们扯平了。”
    陈景恪一时语塞,他确实没少看方孝孺笑话,没想到竟然被看出来了。
    心中也不禁叹道,难怪上辈子他能坐到那个位置。
    能力是真的不差。
    若非思想上出了问题,怎么都不至于落下个建文三傻的头衔。
    但愿这辈子,他能如愿成龙,而不是成‘傻’。
    郑重的朝方孝孺行了一礼,说道:
    “之前多有失礼,请方兄原谅。”
    在这一刻,他彻底抛弃了对方孝孺前世的种种偏见。
    方孝孺侧身受了半礼。
    陈景恪确实看过他的笑话,这一礼他应该受。
    但也教过他很多东西,将他引出迷途,走上了现在的道路。
    说是授业恩师也不为过。
    所以,他才侧过身受了半礼。
    等陈景恪起身,他扶正衣冠,郑重下拜道:
    “谢景恪教授之恩,孝孺终生不忘。”
    这一刻,他也完全解开了心中那一点小小的疙瘩。
    陈景恪将他扶起,说道:“人生最怕的就是孤独,有方兄在,我就不会寂寞了。”
    方孝孺也笑道:“哈哈……我也有正有此感,天幸使我得遇景恪。”
    两人之间,只剩下惺惺相惜。
    他们都不是那种矫情之人,心结解除就彻底将此事放下,不再去提。
    而是说起了推广短发之事。
    方孝孺说道:“洛阳是新都,河南很快就会变成新的京畿之地。”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京畿之地的喜好,最容易被天下人模仿。”
    “若京畿百姓皆剃短发,很快其他地方的人也会效仿。”
    “所以,推广短发不在应天,也不在和腐儒们争辩。”
    “而在于我们能不能在迁都之前,让河南百姓接受短发。”
    陈景恪沉吟片刻,深以为然的道:
    “确实如此,现在河南还不是京畿,改风易俗的阻力还不是很大。”
    “一旦迁都完成,这里就会成为天下中心。”
    “再想做任何变革,都要付出百倍的代价。”
    “我这就给周王去信,让他回来配合推广短发。”
    方孝孺补充道:“最好取得魏国公和永昌侯的支持,他们甚至可以用命令的形式,要求军户剃发。”
    “如果你能去一趟洛阳,说服太子殿下,效果会更好。”
    陈景恪点点头,朱标不需要亲自表态,只要他不反对就行。
    将修新都的二十万退伍军人,全都剃成短发,此事差不多就能成了。
    “我现在就给周王、魏国公和永昌侯写信,然后出发去洛阳一趟。”
    “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方孝孺说道:“放心,有我在出不了问题。”
    他之所以有信心说这句话,一是白英肯定会支持他;二是李祺虽然没有直接支持,但也是倾向于他们的。
    第三自然是他自己的战斗力,方孝孺从不缺乏自信。
    陈景恪没有耽搁,立即就开始了行动。
    他先是写好了一封信,交给方孝孺:“五天后将这封信寄出。”
    然后就乘船前往应天,他要亲自去向朱元璋说明情况。
    这是他朱元璋的默契,有什么大计划就先进行沟通,不可擅自行事。
    之前给自己剃发,和儒生们打嘴仗,可以先斩后奏。
    现在想在河南这个未来京畿布局,还要动用周王府以及军方的力量,就必须提前和朱元璋商量。
    一直以来,和老朱一家子配合都挺默契的。
    他不想自己破坏这份默契。
    所以,即便会耽误很多时间,他还是决定回一趟应天。
    至于为何五天后才将给周王的信寄出,也是经过计算的。
    他大概需要四天左右回到应天,一服朱元璋。
    方孝孺再此事将信寄出,虽然卡了个时间节点,但也不算先斩后奏。
    朱元璋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