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

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

况。”
    许船木就将他了解的情况,大致讲了一遍。
    比如去年清查人口和土地,打击了南方士绅宗族。
    对此许柴佬唯有沉默。
    他祖籍浙江,家族大概率也在打击之列。
    但朝廷的决策,他什么都做不了。
    不过接下来几个消息,又让他振奋了起来。
    天命太孙的传说有,应命贤臣的传说也有。
    太孙果如传说里那般贤明,外出巡查期间,展开了惠及整个南方的除血吸虫活动。
    还安抚整个南方异族……
    至于为何要如此郑重的介绍太孙,皆因他们都是南方人,对他的政策更加的感同身受。
    许柴佬也同样如此,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太孙,充满了崇敬:
    “果然是天命太孙,有此明君在世,何愁天下不兴。”
    “对了,应命贤臣呢?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迹?”
    许船木想了一下,说道:“应命贤臣叫陈景恪,据说是一名郎中,两次救太孙于危难之中……”
    “血吸虫就是他发现的,除虫之法也是他所献……”
    他就将陈景恪的事情讲了一遍,因为血吸虫的原因,他对陈景恪也同样充满了感激。
    不过碍于陈景恪太低调,且他打探的方向主要是朝政,所以了解并不深。
    稍微隐秘一点的情报,都没有打探到。
    许柴佬却察觉到了异常,追问道:“大明是从何时开始变革的?”
    许船木被问住了,道:“大明从立国起,就一直在尝试新法啊。”
    许柴佬也意识到自己问的有问题,大明立国才二十年,采用了许多新制度。
    变革是时刻在进行的。
    想了一下,他改变了提问方式:“最近几次的大变革,比如修筑黄河、宝钞新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许船木挠了挠头,他还真没留这个问题。
    许柴佬也有些无奈,进一步问道:“这些变革是陈伴读入宫之后开始的,还是他入宫前就有的?”
    许船木恍然大悟,说道:“陈伴读是洪武十五年入宫,变革都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情。”
    许柴佬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测,这些变革即便不是陈伴读提出来的,也参与很深。
    否则绝不可能让皇帝破例下嫁公主。
    才十几岁,就拥有如此高超的医术,还拥有这般能力,果然是应命贤臣。
    接着许船木又讲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情报。
    比如今年朝廷宣布了全新的税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商业税等等。
    摊丁入亩?
    听到这个政策,许柴佬第一个念头就是,圣君再世。
    第二个念头就是,工商业要大兴了。
    以前限制工商业的,不只是政策,还有人手。
    百姓都被人头税和徭役给捆绑住了,工商业自然就无人可用。
    现在人头税和徭役全都折合成田赋,就等于是解开了百姓身上的枷锁。
    获得更多自由的百姓,就有条件去从事更多的工作。
    再想到同时颁布的商业税法,他心中对提出政策的人充满了敬仰。
    为万民解绑,还能预见到商业大兴,提前一步制定好相关税法。
    这该是何等的胸襟气魄,又是何等的高瞻远瞩。
    本来他以为这项政策是那位陈伴读提出的。
    仔细一问才知道,摊丁入亩竟然是太孙在南方巡查期间所提。
    一条鞭法、商业税之类的,有传闻陈伴读也参与了,但未经证实。
    不知道为什么,许柴佬对此没有丝毫怀疑。
    定然是太孙和陈伴读两人一起商量出来的。
    太孙灵光一闪,想到了摊丁入亩,陈伴读根据此法完善出了新的税法。
    心中再次对两人的能力感到震惊,对大明也更加的向往。
    “明君贤臣,天佑大明啊。”
    许船木又介绍了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司法独立,比如税务稽查司组建,比如辽东纳哈出军团不战而降等等。
    最让许柴佬感到震惊的,是高丽亡国的消息。
    高丽也是区域强国,拥有数百万人口,竟然如此突兀的就被灭了?
    大明的兵峰竟然强盛到了这种程度吗?
    关键是,大明表现出来的侵略性,让他感到无比的陌生。
    汉人王朝上一次如此强势,还要是数百年前的隋唐。
    大明真的要重现汉唐雄风了啊。
    这让许柴佬对大明更加的向往。
    等全面了解过大明当前的情况,时间已经过去小一个时辰。
    想到堂屋那群各家的代表,他意犹未尽的中止了谈话。
    返回堂屋,那些老家伙竟然一个都没走。
    要搁在平日里,自己敢让他们等这么久,早就闹翻天了。
    不过也能看得出,这些人都面色不善。
    那位赵家主更是嘲讽道:“许大郎真是好大的架子,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你这么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