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有一个部落首领,小心翼翼的提出一个请求:</p>
“蛮夷之人家无余财,缴纳不起丁税。”</p>
“不知可否先免除我们五年……不,只要三年……实在不行两年也行。”</p>
“只要免除两年丁税,等我们将土地开垦出来,一定足额缴纳。”</p>
这其实也是很多蛮夷部落,不愿意入籍的另一个原因。</p>
入籍能不能得到好处还不知道,反正丁税是要缴纳的。</p>
别说他们本就贫穷,就算有钱也不是这么造的啊。</p>
但对大明来说,税事关国家稳定,必然是不可能免的。</p>
有明一朝,从来没有给某个群体免过税。</p>
包括士绅、官吏、权贵阶层,都要缴纳赋税。</p>
朝廷给他们的特权,只有免除徭役。</p>
士绅免税那是满清为了收买读书人,搞出来的玩意儿。</p>
大明后来收不上来税,是因为士绅宗族阶级偷税漏税。</p>
所以,听到这些蛮夷竟然要求免除人丁税。</p>
虽然只是暂时免除,在场的官吏还是纷纷皱眉,然后将目光看向朱雄英。</p>
此事只有他能做主,别说江西本地官吏,就连朱棡都没那个权力。</p>
在众人的注视下,朱雄英笑道:“免除两年哪够,要免就多免几年。”</p>
“我决定,今日在场的十三家部落,免除十年丁税。”</p>
“另,昭告天下,凡今年入籍的蛮夷部落,皆可免五年丁税。”</p>
“但只有今年入籍者才可以享受,错过今年将不能享受免税政策。”</p>
那些部落首领大喜,纷纷跪拜道:</p>
“太孙仁慈。”</p>
江西地方官吏虽然觉得十年有点多,但也并未反对。</p>
朱雄英的意思他们都懂,就是表彰作为表率的十三家部落。</p>
同时用五年免丁税,吸引更多的部落入籍。</p>
如果真的能成,倒也不失为一条良法。</p>
只有陈景恪心中暗笑不已,朱雄英这真是阴险啊。</p>
真想知道,明年摊丁入亩政策公布,这些人是什么表情。</p>
基本条件谈拢,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p>
朱雄英起身离开。</p>
自有专门的官吏,和十三部商谈具体入籍事宜。</p>
很快,朝廷和十三家部落的入籍协议,就公布天下。</p>
大明的百姓倒是没说什么,蛮夷入籍和他们并无利害关系。</p>
分给蛮夷的土地,也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荒地,不损害谁的利益。</p>
反而是安抚住蛮夷,有助于稳定地方治安,大家的安全都有了保障。</p>
但对蛮夷部落来说,这份协议带来的影响就太大了。</p>
朝廷给出的条件竟然如此优渥?</p>
除了派遣宣政使主管教化,就不再干涉部落内政?</p>
还分地?允许贸易?</p>
还能免丁税?</p>
一提起免丁税之事,不少土蛮部落的首领,就懊悔的捶胸顿足。</p>
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上次巴优带人过来的时候,我就应该答应了。</p>
现在好了,人家免十年,我现在入籍只能免五年。</p>
五年,那可是五年的丁税啊。</p>
然后,更多的部落开始主动下山,找到当地衙门要求入籍。</p>
十年免丁税赶不上了,五年的不能再错过了。</p>
而且朝廷手里肥沃的土地有限,先到的肯定能分到好的,后到的只能要别人捡剩下的。</p>
江西可不只是有土蛮,而是有几十个不同的部族生活在这里。</p>
其他部族一看也坐不住了,纷纷到衙门去打听情况。</p>
我们也要拥有和土蛮一样的待遇。</p>
然后他们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