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怎么就放心了?</p>
朱元璋却明白她的意思,这种行为证明,陈景恪不是心思阴暗之人。</p>
所以,他也深以为然的道:“是啊,咱没有信错他啊。”</p>
福清和朱雄英更是疑惑,什么没有信错?</p>
为何我完全听不懂你们再说什么?</p>
但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没有为他们解释的打算。</p>
马皇后又说道:“那个方孝孺,确实是个人才。我总算是知道,景恪为何会如此重视他了。”</p>
朱元璋不服气的道:“那明明是咱发掘的人才,只是被他捡了个便宜罢了。”</p>
马皇后倒也没有否认,确实是他最先发现的方孝孺,并给出了‘此庄士,当老其才’的评语。</p>
现在方孝孺的变化虽然有点出人意料,但恰恰印证了这句评语。</p>
当老其才。</p>
他正在快速蜕变成长,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p>
朱雄英猛然想起,当初陈景恪给他说过的一番话:</p>
对圣人言要经历三个阶段,相信,质疑,再相信。</p>
初学时将圣人言奉为圭臬。</p>
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产生怀疑。</p>
到最后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在圣人言里写着。</p>
但陈景恪最后又加了一句,如果能撇开圣人言,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p>
那就是新的圣人。</p>
方孝孺所走的路,于这番话何其相似啊。</p>
先是狂热的儒家信徒,意图复兴周礼。</p>
被自己一番话驳斥之后,开始质疑儒家那一套。</p>
后来觉醒,又重头研究儒家的学问。</p>
而现在……他似乎正在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p>
想到这里,朱雄英心中情不自禁的生出一个想法:</p>
景恪不会是在培养圣人吧?</p>
这个念头一出,他整个人就兴奋了起来。</p>
培养一个圣人,太疯狂了。</p>
可是,我喜欢。</p>
景恪啊景恪,伱果然是大手笔啊。</p>
不过还是瞒不过我,被我给猜到了。</p>
哼哼,培养圣人这么好玩的事情,竟然不带着我。</p>
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p>
他并没有将这个想法告诉别人。</p>
这么疯狂的事情,怕是别人不会接受。</p>
而且让太多人知道,容易横生枝节,还是保密一点好。</p>
——</p>
徐达找到蓝玉,说道:“永昌侯,动用所有力量,将方孝孺的文章宣扬出去。”</p>
“要让应天所有人都知道这篇文章,包括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p>
蓝玉做了然状,说道:“魏国公这一招祸水东引使的好啊。”</p>
徐达却摇头道:“不全是为了祸水东引,也是为了宣扬景恪的医理。”</p>
见蓝玉一脸疑惑,他解释道:“景恪为何要剃发?就是想身体力行的告诉世人,短发是有益的。”</p>
“可他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若无人帮他,恐怕他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p>
“我们宣扬方孝孺的文章,同时也是在帮景恪宣扬他的医理思想。”</p>
“而且你方才说要回家剃短发,还要求家中男丁,以及你的部下全部剃短发。”</p>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恐怕他们也会心生怨言。”</p>
“景恪的防疫手册,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地位。”</p>
“让军士们知道是他的意见,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p>
蓝玉恍然大悟,道:“我懂了,谢魏国公指点迷津。”</p>
另一边,李善长也同样让自己的人,到处宣扬方孝孺的文章。</p>
至于原因,恐怕很多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