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26章 有钱任性

第326章 有钱任性

“裴卿的意思是,如果能解决这六百万贯的赤字,这计划是可行的是吗?”
    之后大家也学聪明了,陈景恪不在的时候就尽量不去问问题。
    而且他还特意剔除了很多比较难的计划。
    一时间也成了内阁的一件趣事,后来流传了许久。
    然而,李善长是真的在用心教,没有丝毫藏私,也无关争权夺利。
    还没有从政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互相认识了。
    内帑不缺钱,这些年老朱存了有大几千万贯。
    马太后还好,主要是老朱,大感欣慰。
    甚至有人会认为,这是为了方便贪钱什么的。
    从内帑出钱,将洛阳城装点的无比喜庆。
    把内阁一众成员喷的瑟瑟发抖。
    “以后赋税三成归地方,专门用于这些计划的实施。”
    现在他们无私的传给毫不相干的人,那是天大的恩德。
    李善长就不一样了,他本就自视甚高缺少容人之量。
    李善长和徐达的能力,也是经过几十年磨砺,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新年当天,在奉天殿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宋明中间隔着一个元朝,官僚体系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是中断过的。
    事实上,这是我国的行政体系要求他们这么做的。
    将这份计划的完成情况,列入考察项目内。
    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人人都是贵族。
    群臣自然是纷纷反对,理由也很简单,劳民伤财。
    对此群臣早有准备。
    不论是字面意思,还是它背后代表的汉武帝建章宫,都可以看出新皇并不想当守成之君。
    大家见的太多了,下意识的认为这是官僚的基本素质。
    教学生有多考验人的脾气,只有干过的才知道。
    自税改以后,地方衙门就断了收入。
    正如李善长所说,此事确实不复杂,而且是利国利民之举。
    “我甚至可以说,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也不配为官。”
    培训官僚的系统,也不会教他们这些东西。
    这些事情说起来并不复杂,类似的情况历朝历代都发生过。
    但外人却并不是太了解他们在做什么,难免有些疑惑。
    挨喷又咋了?
    换成以前想挨喷,还没这个机会呢。
    这样简单且简陋的计划,古代的官吏应该能执行的吧?
    被李善长和徐达这么一解析,他才知道自己又想当然了。
    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官吏,修桥铺路,建设水利设施等等。
    国库每年能存下来两百多万贯,要知道这是在官员涨俸禄,军队发军饷等等之后的盈余。
    山区也同样要修桥铺路,尽量为深山里的百姓修一条出山的通道。
    “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工作难度。”
    先划分一个区域当试点,成功之后还可以作为教学区,系统的培养新型官吏。
    我们都是受益者。
    他以为这份五年计划已经非常简陋了,放在前世互联网上,都能被网文喷的一无是处的那种。
    六百万贯?
    朱标也深以为然:“还是韩国公老成持重啊,是朕太心急了。”
    这种优势,是普通人学不来的。
    老子不学也不受你这个气。
    可他们绝不敢公然说,我们不想加担子。
    不过此事还不着急,事情要一点一点来。
    再联想到他登基后的第一把火就是烧内阁,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朱标显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立即说道:
    这样的行政体系,如何低估它的能力都不为过。
    朱标下达了第二份旨意,也是他登基后的第二把火。
    莫非俩人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不成?
    而且,虽然新皇的年号不是文什么什么,但总比洪武啥的要好吧?
    不过很快他们就不这么想了。
    而且关于特区计划,他也只是有了一个想法,具体怎么做还需要仔细考虑。
    ——
    对于地方官吏的要求不能太高,朝廷要主动降低计划的复杂性和难度。
    文武百官全部到场,还邀请了京城的耄耋老人、德道模范,各国的使节,僧道代表等近万人参加。
    或者说,基本相当于是重头开始学了。
    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唱双簧啊?
    再想到裴有为计官出身,以及他们背后的陈景恪,群臣更加肯定的自己的猜测。
    说他们是个草台班子都不为过。
    “朝廷也需要时间,来改革官僚体系。”
    陈景恪在场的时候,他显得非常克制。
    这些钱用来给吏员发俸禄、购买办公用品、修缮房屋之类的,是绰绰有余的。
    其中一道是关于年号的。
    群臣感到惊讶的,是年号本身。
    如果有矿藏就要及时上报,由朝廷决定是否开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