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63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363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道,之后他就直奔伊洛书院,恰好见到方孝孺在与人辩法。
    朝廷钱多的花不完,造字模印书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好好好,都针对我是吧。
    他却没有得意,心中反而更加的沉重。
    正如之前所猜测的那般,随着对唯物学的了解加深,那些一直沉默的大儒终于加入了这场辩法之争。
    他的出现,让陷入孤立的方学有了朋友。
    用毛笔在纸上写字,尤其是在宣纸上书写作画,烟墨的效果完爆油墨。
    一直到明朝中晚期,随着大量贵重金属流入,民间才开始有豪商制作金属字模。
    方孝孺亦笑道:“是我太小瞧人了。”
    方孝孺却郁郁的道:“景恪有此奇物为何不早点拿出来。”
    然后发现,成本变高了,使用还更加不方便。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解缙什么时候怕过事儿?
    然而对解缙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
    然而事实上,解缙是个极具智慧的人。
    民间早就有人尝试过,多加点油会是什么效果。
    所以,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此物太早拿出来,对你来说并非好事。”
    后日大家再来。
    但也有很多被拿到金钞局,兑换成了宝钞进行流通。
    他环视了一圈,没有发现方孝孺的身影。
    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个问题,对陈景恪来说同样是张张嘴的事儿。
    解缙虽然没有大儒之名,但也是有名的才子。
    哪个权贵会不给他面子?
    不过虽然过程很艰苦,接连击败几位大儒,却也让他的名声更加响亮。
    自答应加入陈景恪阵营之后,解缙就一直在为回归做准备。
    与当年被贬官不同,这次他回来,前来迎接的官吏塞满了长亭。
    然而,方孝孺看着走过来的解缙,却露出了苦笑道:
    当然,陈景恪除外。
    伱怕连累我,假装不认识我,这就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陈景恪考虑了一下,认真的道:“可行是可行,但周报的选稿标准会很严格,你有那水平吗?”
    唯物学现在本就势头大盛,再有了解缙的示好,情况不妙啊。
    可是经历过这次贬官,确实让他看清了很多东西。
    只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才没有将这些钱释放出去。
    这次的对手非常强劲,几度让方孝孺都差点答不上来。
    三人寒暄了几句之后,陈景恪直入主题,说了对解缙的安排:
    陈景恪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字模,一改往日的大字,新字模只有黄豆般大小。
    颇有点圈地自萌的意思了。
    目送又一位对手离开,他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见一个年轻人一边鼓掌一遍踏上擂台:
    “好好好,不愧是方大宗师,端的是威风八面。”
    他摆擂台看似弄的声势浩大,实际上短期内能来参与的,只有洛阳周边的读书人。
    在面对皇帝的时候过于敢言直谏,有时候不懂得迂回之道,最终也死在了这一点上。
    以他的智慧,想来是很清楚的。
    油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但周报不一样。
    而且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书,还不如雕版一体形成质量高。
    如果是当初,解缙肯定会很高兴,自己朋友遍天下啊。
    陈景恪:“……”
    方孝孺这才点头道:“也好,不可怠慢了此事。”
    不过陈景恪并不着急,先让方孝孺和理学斗一斗再说。
    接着,朱雄英就写了一道旨意,找朱标盖了印章发往内阁。
    只不过它属于应用科学,与儒家和理学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儒家和理学自然也不愿意轻易招惹他们。
    可是解缙不是陈景恪,他是正统的文人。
    就算用铁模成本也不是一般人能负担的起的。
    等外地的压力到来,唯物学早就传开了,理学再想打压他就要变的困难许多。
    方孝孺又是无奈,又是感动,下拜道:
    等待新任县令到达交接了事务,就出发返回,直到前日才到达洛阳。
    支持方孝孺的一方,则喜笑颜开。
    方孝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方才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解缙嘲讽的道:“方大宗师这是成名了,不愿意认我这个旧友了,那我走?”
    他习惯性的以为解缙也是这样的人。
    至于朱标说的金属字模着墨能力差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陈景恪却并不同意:“礼部掌握科举,再让他们掌握了口舌,影响力过大了。”
    和这些大儒辩法,收获确实很大,让他对理学和传统儒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群人就是最好的编辑,将周报交给他们,也算是专业对口。
    解缙笑道:“我又非不通时务,如此简单的人情世故岂能不懂,不过还是感谢方兄关心。”
    更何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