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65章 沧海

第365章 沧海

因。
    他们不服王化,和番蛮勾结,替权贵销赃……
    如果没猜错,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朝廷决定放弃南洋大族,将一切推倒重新洗牌。
    也就是说,自己才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想通这一切,他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袭来,压的他喘不过来气。
    过了好半晌,他才恢复过来,但脸上再没有一丝轻松之意。
    他知道淡马锡失败带来的后果很严重,却没有想到,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的多。
    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大明的整个南洋策略。
    前后因此而死的人,可能要超过百万之巨。
    这个因果实在太大了,大到了他有些无法承受。
    但这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去南洋的决心,一定要弥补自己的过失。
    等情绪彻底平缓下来,他才继续往市场方向而去。
    大街上人群络绎不绝,越靠近市场人群越拥挤。
    各种叫卖声、呼喊声充斥耳边,显得异常的热闹。
    虽然海津城还没有修建好,可闻到味儿的商人们早就蜂拥而至。
    他们虽然不完全知道什么叫特区,却知道淡马锡是怎么回事儿。
    试想,哪个商人不想去淡马锡那样,对商人友好的地方经商?
    更何况,朝廷直接下令,环渤海带的盐全部在海津城交易。
    商人就算想不来都不行。
    但繁华之下,许柴佬却看到了许多不和谐之处。
    比如街道秩序混乱,很多商家的摊位突出街道,恨不得占据半条街。地上到处都是垃圾,行人一边捂着鼻子路过,一边毫不犹豫的将手里的垃圾丢在地上。
    靠右行走是基本规则,越是热闹的集市这一点就越重要。
    大家都靠右走,随着人流一点点挪动,速度虽然不快,却总归是在动的。
    要是不分左右乱走,只会越来越乱,最后弄成死疙瘩谁也走不动。
    现在海津城人还比较少,大家乱走也无所谓。
    等人多了就麻烦了。
    或许会有人说,那等人多了再给大家树立规矩不就行了吗?
    以前许柴佬也是这么想的,后来他发现,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了。
    而且这还牵扯到一个破窗效应,因为一点细节方面的坏习惯,导致整个商业环境的破坏。
    所以,最好在一开始就将规矩给立好。
    这个问题他早就看出来了,也曾经向沧海省的官员建议过,只是没人理会。
    后面他也就没有多说。
    不过他也不准备一直无视,先将这里的情况了解清楚,再统一告诉陈伴读。
    报答他的提携之恩。
    一路来到位于市场不远处的沧海省府衙——这也是他认为有问题的地方之一。
    衙门怎么能放在市场里呢?
    显得你充满了市侩之气,又会膈应商人,百姓来办事也不方便。
    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另外一些地方却又太过。
    这就是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造成的。
    当初他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有些后来纠正过来了,有些没有及时纠正酿成恶果。
    但即便是纠正过来的错误,也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此时回想起来,如果从一开始就做好,后面能省却很多的麻烦。
    进入衙门内,路过的人大多都当做没看到他,只有少数微笑示意。
    他也没说什么,找到相应部门询问是否有信件到达。
    基本每周一封信,人早就认识他了。
    见到他过来,不等开口就拿出一封厚厚的书信说道:
    “许先生,你的信,楚国来的。”
    许柴佬接过信,道谢之后转身离开。
    他前脚刚走,就有一人出现,看着他的背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屋内的官吏见到他,连忙起身道:“藩台。”
    此人正是沧海省布政使麦荣昌,他点头示意,然后状似不经意的问道:
    “许先生过来取信?”
    那官吏回道:“是的,基本五六天就有一封信,全是从楚国送过来的。听说……”
    “听说什么?”
    “听说楚王为了给他送信,专门准备了一艘船……下官也只是听说,不知道真假。”
    麦荣昌笑道:“事关藩王,这般未经证实的流言,还是少说为好。”
    那官吏吓的汗都出来了,连忙说道:
    “是是是,下官知错,以后再也不乱说了。”
    麦荣昌点点头,也没有在说什么,转身离去。
    然而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他立即就叫来一名心腹手下,如此这般的安排了一番。
    六日后楚国的商船再次到达,果然又有一封给许柴佬的信送到衙门这里。
    那名心腹也回来向他汇报了一个消息,从楚国商船打探的消息,确实有一艘船是楚王安排的。
    而且对方似乎没有遮掩的打算,很大方的说,这一趟船就是专门为了给许先生送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