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29章 无题

第429章 无题

吧,这样大家都心安了。”
    陈景恪点点头,就准备转身离开。
    余光扫过钟楼,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又收回脚步,上上下下打量着邬秉让。
    邬秉让莫名其妙的问道:“怎么了?”
    陈景恪讥讽道:“五个月完工呢?太快了影响质量呢?现在不怕吗?”
    邬秉让脸都不带红的,若无其事的道:
    “我刚算错了,三个月就可以了,最多三个月。”
    “保证耽误不了研究院的事儿。”
    陈景恪无语了,这老头难怪能当二十年钦天监监正,还能全身而退。
    就这脸皮,一般人都比不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邬秉让加盟确实能省他不少事儿。
    至少以后不用一直在研究院呆着了。
    ——
    之后他就去皇宫找到朱标,将邬秉让的事情说了一下。
    朱标颔首道:“邬监正这些年劳苦功高,就这样让他辞官是朝廷的损失。”
    “既然他愿意去当院监,那就让他去吧。”
    “钦天监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
    事实上,钦天监一直都有四五个监正候选人。
    至于原因吗,懂的都懂。
    有了朱标点头,陈景恪彻底放下心来。
    邬秉让的动作也很快,第二天早朝就以年老体衰为由请辞。
    朱标挽留一番就批准了。
    不过钟楼还是由他监工,等修建好再说后续安排。
    实际上就是留个缓冲期。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人事变动,没有人觉得奇怪,也没有人说什么。
    辞职后,邬秉让立即找到陈景恪,询问研究院的具体情况。
    陈景恪也没有隐瞒,拿出厚厚一摞资料。
    展开最上面的一张图纸,为他做了详细介绍。
    蒸汽机,利用水蒸气推动动轮做功……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至少对邬秉让来说很简单。
    他跟着陈景恪学过一些物理知识,还自学过洛下书院的自然教科书。
    知道很多新名词,也知道很多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热胀冷缩的道理他是懂的。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原理竟然还可以如此利用。
    关键是这个结构图看起来非常简单,每一个环节单独拿出来,他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可组合在一起……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可以组合在一起。
    越看他就越是激动,最后忍不住说道:
    “若此物真能造出来,将改变整个世界。”
    陈景恪肯定的道:“它的用处只会比你想象的更大。”
    然后他又抽出一张图纸,上面是一列火车和一段铁轨。
    “这是蒸汽列车……可以拖动百万斤重物。”
    “就算每个时辰走四十里,只白天走晚上休息,一天也能走二百多里。”
    “从南到北只需要不到一个月,从此地域再也无法限制大明的脚步。”
    陈景恪又抽出几张图纸:“这是蒸汽船,从此四海皆坦途。”
    “这是抽水机,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地下水抽出来,百姓就有了更多手段应对旱灾。”
    “这是蒸汽织布机……不过我对这玩意儿并不了解,这只是一个概念。”
    “具体能不能实现,还要看你们研究。”
    邬秉让已经激动的只会说一个字:“好,好,好……”
    陈景恪很满意他的表现,忍住笑说道:
    “邬院监,大明的未来,华夏的未来,就交到你手里了。”
    邬秉让却丝毫都没觉得这话有问题,郑重的道:
    “放心,老夫就算死,也要先把这些东西造出来。”
    之后,他一边督造钟楼,一边研究蒸汽机的原理。
    时不时就跑去找陈景恪,询问其中的细节。
    有些陈景恪能解释,有些解释不了的,只能让他慢慢研究。
    半个月后,邬秉让拿出了一沓图纸,去机械研究院让人尝试打造一台迷你版蒸汽机。
    “有了样品,很多事情就简单了。”
    只是很多东西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台样品并没有那么好打造,期间出了种种问题。
    比如密封问题。
    他们用了麻绳、各种布、各种动植物胶等等,效果都不理想。
    最后陈景恪告诉他们,用铜。
    然后果然解决了。
    铜垫密封圈就此问世。
    说起密封圈,陈景恪不禁想起了橡胶。
    这玩意儿应该还在大洋彼岸,是时候派人去寻找了。
    还有土豆、红薯、玉米、南瓜、长绒棉等等。
    这些高产作物,有助于解决人类温饱问题,解放更多人力用于工业发展。
    而工业又反过来促进百业兴盛,帮助人类进入一个物资前所未有充沛时代。
    只可惜,橡胶这东西据说生长周期很长,要五六年才能割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