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军情!”
洛阳,皇宫,传令官一声高叫,就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兵手扛“宇文”军旗,自远处飞来。
杨广看着破碎的战旗,怔在了当场。
败了?
又败了!
还是败了……
杨广看着逐渐飘向皇宫的大旗,心里一片昏暗。
元霄一路疾奔,进入皇宫之后,仍然畅行无阻,眼前之人器宇轩昂,眉目自由威仪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男人想必就是隋炀帝杨广。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跑得速度超过了送信的探马,所以隋朝上下竟然都是才知道宇文觞兵败。
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靠山王杨林,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越国公杨素,燕国公罗艺,秦王李世民,这些大臣的目光令元霄有些吃不消。
虽然他应该还是无敌的,但是这里不同于天龙,如果又搞那一套霸道,则显得有点没有意思,所以到了杨广面前,他脚下一绊,“噗通”一声摔倒在了地上。
带血的虎符顺势也丢了出来。
“陛下,兵败了……!”
说完,元霄两眼一闭,昏死在地上。
“这……”
杨广正想杀个人泄愤,见这小兵竟然直接昏死了过去,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作何表情。
“陛下, 征讨高句丽虽然吃不消,但是此人没有溃散逃亡,反而第一时间冲回来报信,可见乃我大隋忠勇之人。
臣请为其嘉奖!”
“王叔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寡人心中悲痛,都散了吧。”
杨广说完,就离开了。
留下众臣面面相觑。
李渊和李世民意味深长的对视了一眼,告辞离开。
裴局,裴蕴,苏威,虞世基等重臣联袂离开,随着隋朝战败的消息扩散,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们善后。
“王爷,此人乃是我宇文阀之人,请王爷允我们带走。”
宇文述也觉得这个跑得比战马还快的小兵是个有用的苗子,不想放手。
“笑话!
这天下,什么时候你们宇文家说的算?
来人,给我抬走!”
“是!”
两名士兵将元霄抬走,跟在杨林身后缓缓离开。
“父亲,何须动怒?
三征而败,隋失其鹿,咱们宇文家只要静观其变,总有腾风而起之时。”
宇文述点了点头看着初升的照阳:“天下啊如此,不可再出妄言,为君分忧,是我们宇文家的本分。
回去奔丧吧。”
宇文家死了阀主宇文觞,震惊天下,一时之间,各路牛鬼蛇神纷纷起兵造反,先有安徽亳州朱粲起事,号迦楼罗王,盘踞辽东纵横为祸,以人为食。
又有杨玄感起兵黎阳(今河南鹤壁)作乱,还有翟让聚众数万于瓦岗寨作乱,天下进入多事之秋。
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之后,日渐消沉,沉迷酒色,萧皇后屡劝无果,郁郁寡欢,自此末世靡靡之风吹遍四海,天下间凡自诩才智之辈,皆蠢蠢欲动。
洛阳郊野校场,欢声雷动,呐喊声震天。
一老一少两人你来我往,时而飞上天穹,时而落入擂台,一枪一锤好不热闹。
一方是靠山王杨林,号称困天囚龙,大隋国柱。
另一方是千里飞奔,铁腿赛马的新贵小将元霄。
“铛!”
“铛!”
“铛!”
大锤和长枪撞出激情的火花,杨林的面色也越来越红润,很显然,对于这个小将的表现,他实在是太满意了。
“哈哈哈,我大隋有这般猛将,中兴有望矣!
元霄,宇文觞让你当一个小小的旗令官实在小看了你的本事,今日我封你为大隋镇北将军,你可愿意?”
“王爷,末将寸功未立,恐难以担当重任。”
“元霄,如今天下多事,当行非常之事,你且看瓦岗翟让,黎阳杨玄感,辽东朱粲如何?”
“土鸡瓦狗尔。”
“好,好一个土鸡瓦狗!
天下间你这般资质的人物,即使是老夫所见也不过两个,一个是你,一个是李渊的三子李元霸,不过那小子脑子不够用。
如你这般,假以时日必然是大宗师般的人物。
可惜,老夫等不了,这天下等不了,所以老夫不得已只能揠苗助长,元霄,你可怪老夫?”
杨林和元霄的交手只是兵器武艺上的切磋,如果真正生死搏杀的话,他就会发现,元霄不但力大无比,而且刀枪不入。
尽管他一再高估元霄,终究还是小看了。
“王爷舍生忘死,为天下太平之奔波,末将钦佩万分,如今天下动荡,末将愿意效死!”
“好!
此行平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接虎符!”
“喏!
若不胜,愿提头来见!”
元霄接过虎符,点齐三万人马,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