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谁?你且说来!”李隆基顿时来了兴致。
“臣推荐致果校尉吴关,此人熟知数学、机器,或许有办法,圣人可以召之询问。”
杨国忠见是李林甫之子李岫提出建议,自然不能让他得逞,所谓敌人支持的就要反对,敌人反对的就要支持。万一吴关真有解决的办法,李岫岂不是立了大功?
李隆基还未说话,杨国忠抢先说道:“圣人无需过多忧虑,去年关中丰收,今年必然不会饥馑,再说圣人也需到洛阳巡幸,或者去巴蜀之地散心也可,臣自有安排。”
见杨国忠信誓旦旦,李隆基略觉放心。
李林甫大怒,这个杨国忠翅膀硬了,竟然敢明着反对自己儿子,这还了得!再说杨国忠是剑南道节度使,那儿都是他的亲信,李隆基去了非得被架空不可。
不过李林甫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只是淡淡说道:“吴关这一年来做出了很多巧夺天工之物,令人大开眼界,也造福了黎民百姓,如果他真有办法解决粮食问题,岂不是一劳永逸,况且召来一问并不费事,还请圣人定夺!”
说完扫一眼群臣。
群臣在李林甫十来年积威之下,早已如提线木偶一般,纷纷出言附和。
李隆基见群臣皆是如此说法,说道:“召吴关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