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109章 储君

第109章 储君

    朱允炆原本是朱标的庶长子。
    其生母吕氏是朱标的侧妃,但在太子妃常氏薨逝之后,吕氏便被扶正,成了太子妃。
    而朱允炆也由庶子摇身一变成了嫡子。
    在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薨逝之后,朱允炆又成了嫡长子。
    人生就是这样,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老朱知道杨轩口中的‘好圣孙’指的不是朱允炆,而是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
    对于这个孙子,老朱心里是很满意的。
    他很像自己的标儿,为人仁慈,宽厚,好学。
    如果他是标儿的孩子就好了,可惜啊!
    唉~
    老朱心里叹了口气,很是可惜。
    随后看向杨轩:“你的意思咱明白了,先下去忙吧!”
    “是。”杨轩行礼,离开。
    而老朱却看着杨轩的背影,眸光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北平。
    庆寿寺。
    “殿下,如今储君之位空悬,您觉得,陛下会立谁为储君呢?”
    一个檀香木制作的方桌旁,道衍老和尚将倒好的茶水送至朱棣面前,微笑着问道。
    “大哥才离世,现在说这些,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朱棣眉头微微一皱。
    “殿下,此言差矣。”
    “储君乃国本。”
    “如今陛下年事已高,朝廷上下暗流涌动。”
    “储君之位必须尽早确立。”
    “以正国本!”
    “陛下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若贫僧所料不差,储君很快就要确立了。”
    老和尚道衍缓缓道。
    听到这话,朱棣眸子闪烁,心态也产生了一点变化。
    老和尚道衍敏锐的察觉到了朱棣的变化,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心中微微一笑。
    ……
    京城。
    自那天和老朱聊过之后,两人便没有再聊和储君有关的事。
    杨轩也带着内阁,协助老朱处理政务。
    他毕竟和朱标当了十多年的同桌,经验丰富。
    经他处理的事情,基本上都能让老朱满意。
    而这也让老朱从繁忙的政务当中抽出了身,有空去思考储君之事。
    早在立国之初,他坚持的就是立嫡立长。
    可现在,朱标不在了,嫡次子又是那样混账,显然当不了储君。
    可若是跳过老二立老三,可老四也不差,孙子朱高炽更是比老三的儿子更优秀。
    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半辈子的立嫡立长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后世之君的继承制度也要乱套。
    最终演变成几个皇子之间的斗争,这不仅会让他们兄弟之间手足相残,还会消耗大明的国力。
    这不是老朱想要看到的。
    其实想到这里,老朱心里已经倾向于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储君。
    既然立儿子会引发那么多的后果,那干脆就不立了。
    直接立孙子朱允炆,将立嫡立长贯彻到底。
    就这么干!
    老朱做出的决定,除了已经过世的马皇后和朱标,基本上没人能让他改变。
    ……
    九月,老朱直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昭告天下,立朱标嫡长子朱允炆为储君。(这个嫡长子指在朱标活着的儿子中是嫡长子)
    此诏一出,天下哗然。
    朝堂上快速稳定了下来,对于储君之事闭口不谈,免得被老朱一刀砍了。
    更有人已经在打算去朱允炆那里拜码头了。
    现在已经有人认识到,皇太孙朱允炆不像朱标那样,在朝堂上根基深厚。
    甚至可以说,他就没有根基。
    以众人对老朱的了解,他接下来肯定会在朝堂上展开一场大清洗。
    除掉所有不支持朱允炆的人。
    …
    与此同时,北平。
    庆寿寺。
    禅房中只有朱棣和老和尚道衍,所以朱棣也不用过于小心。
    只听他极为愤怒的说道:“朱允炆一个黄口小儿,凭什么当储君?”
    “父皇莫不是昏了头?”
    “若是立二哥或者三哥为储君,本王也不是接受不了。”
    “毕竟自古长幼有序!”
    “可他朱允炆凭什么?”
    “父皇也真是的,二哥,三哥可都还在呢!”
    朱棣不甘心啊,也不服。
    甚至心里对老朱也有了意见。
    他兢兢业业镇守边塞十数年,就是想获得父皇的关注。
    洪武二十三年,他带着大军,爬冰卧雪,不费一兵一卒劝降了北元余孽乃儿不花所率领的元军。
    此举顺利让他获得了老朱的关注,但老朱的态度却是:老四,你这么牛币,以后这边塞重镇,咱可以放心的交给你了。
    也正是因为朱棣的优秀表现,所以老朱处理起那些骄兵悍将来,刀子是又快又利落。
    道衍和尚静静的听着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