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23章 在下杨轩

第23章 在下杨轩

    八月初,朝廷派出的钦差来到金陵,调查魏国公徐鹏举擅自调兵抵御倭寇一事。
    此番前来的钦差是严党人员。
    其调查了情况之后,做出了结论,情况没有危急到需要徐鹏举调兵,所以徐鹏举擅自调兵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然后,徐鹏举就被拿掉了兵权。
    其麾下军队被拆分,被调到沿海抵御倭寇。
    徐鹏举当场就被气的口吐鲜血,大骂奸臣当道。
    魏国公徐鹏举手握重兵,坐镇金陵,在江南有极大的影响力,严党一直以来都想拉拢他。
    但徐鹏举知道严嵩父子是什么德行,不仅拒绝了他们的拉拢,还上书弹劾严嵩父子。
    要知道,这对父子可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人,既然确定了是敌人,那就要想办法弄死。
    他们一直都在等待机会,并暗中搜集徐鹏举的罪证。
    而这次擅自调兵,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借口。
    兵权向来都是很敏感的。
    徐鹏举的举动,无疑是触动了朱厚熜那根敏感的神经,加上有严嵩父子进献谗言,徐鹏举的兵权被夺,这是迟早的事。
    什么拥兵自重,什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各种罪名都按在了徐鹏举的头上。
    而这些罪名,又都是皇帝所忌讳的。
    不止如此,在决定对付徐鹏举之前,严嵩父子就数次请朱厚熜对徐鹏举进行服从性测试。
    徐鹏举坚守底线,没有给面子。
    这样一来,不给皇帝面子,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罪名就成立了。
    徐鹏举是开国功臣中山王之后,朱厚熜不会杀他,但拿了他的兵权是肯定的。
    徐家在大明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开国功臣之后,更重要的是,朱老四这一脉的后人,身上都流淌着徐家的血。
    徐家一门两国公,徐光祚死后,其子徐延德袭爵,现领中军都督府,掌京营兵权。
    严嵩父子想弄死徐鹏举,但朱厚熜是不会同意的。
    不管是徐家的功劳,还是身上流淌着的文皇后的血脉,还是考虑定国公一脉的想法,以及其他勋贵,朱厚熜都不可能杀了徐鹏举。
    严嵩父子遗憾归遗憾,但拿到了徐鹏举手中的兵权,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
    嘉靖三十一年九月。
    倭寇再次入侵浙\/江。
    从七月倭寇之患惊动皇帝之后,朝廷便命右都御史王忬总督浙\/\/江、福\/\/建,俞大猷为浙\/\/江左参将。
    其到任后,任用参将俞大猷、汤克宽,又上奏释放尹凤、卢镗,整军备战,加强防御。
    这一次倭寇入侵,攻占了宁\/\/波昌国卫,俞大猷奉命率军击退倭寇。
    此时在昌国卫,双方大军已经短兵相接。
    交手后,俞大猷发现了问题。
    这些倭寇的装备有问题啊!
    精锐倭寇,竟然装备大明的制式装备。
    这是有人通倭,倒卖军械物资啊!
    甚至倭寇还装备了明军装备的火绳枪。
    俞大猷气的大骂朝廷养了一群蠡虫。
    大明变成这样,全都是这些蠡虫挖空了朝廷。
    “弟兄们,随本将杀!”
    俞大猷身先士卒,带着麾下的将士们冲杀。
    随着战斗的进行,伤亡人数的增加,倭寇心生退意。
    俞大猷敏锐的发现了这一情况,下令加大攻势。
    因为敌我双方的战斗意志就不在同一个层次。
    倭寇上岸只是为了劫掠,发财,不是来拼命的。
    而明军在王忬到任后整训了一段时间,精气神,战斗力都有了极大的恢复。
    明军将士们只要能吃饱饭,能按时拿到军饷,战斗力不用怀疑。
    随着明军加大攻势,倭寇军心崩溃,开始后撤。
    俞大猷率军乘胜追击,不想让倭寇这么轻易就逃掉。
    他们上到岸上杀人放火,多少百姓死在他们的手中?
    “杀!”
    俞大猷大吼着,率军追击。
    不过,这些倭寇跑的是真的快。
    渐渐与俞大猷率领追击的明军拉开了距离。
    也是,就他们这工作,跑得快才能活下来。
    跑得慢的都死了。
    俞大猷喘着粗气,看着远远拉开距离的倭寇,心中满是不甘。
    但就在这时,前方逃窜的倭寇方向忽然传来了厮杀声,以及惊恐的喊叫声。
    俞大猷不知发生了什么,但可以肯定,倭寇逃亡的路线上,有人拦住了他们。
    俞大猷深知战机转瞬即逝,立马下令全军压上。
    很快,俞大猷便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猜的没错,确实是有人拦住了逃窜的倭寇,但却不是一支队伍,而是一个人。
    俞大猷睁大了眼睛,眼中透露着震惊。
    就连他身旁的将士们,也是一副见鬼的模样。
    “这特娘的还是人吗?”俞大猷身旁的一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