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核聚变的三大条件,高温、高压、以及高的约束时间。
足够高的温度,原子核才有足够高的动能克服静电斥力;
足够高的压力,就意味着粒子足够高的密度,增加了原子核碰撞的几率;
高的约束时间,核反应才能在稳定的环境下持续发生着。
在国际上,这三者的乘积也叫劳森判据,大到一定程度,可控核聚变就发生了!
太阳是一个典型的粒子,它的内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核聚变反应。虽然它的温度不够高,只有一千五百万摄氏度左右,但它足够大,重力极强,导致压力极高,所以三乘积足够大,所以实现了核聚变。
“这是一个疯狂的国家!”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托卡马克,仿星器等,都是这种模式。
这个过程,不会太快,不可能一两个星期就搞定;但也不会太慢,不可能再拖个一年半载。
半小时的时长,换算一下是1800秒,的确比1300秒多了将近四分之一,但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差距,不像520秒到1300秒那样跨越了“千”这个关卡。
1兆安就不一样了,这是100万安培,而此前的电流最高不过三十多万安排,距离这个100万安差了很大一截,此次是突破了100这个关卡,具有历史性突破意义的。
可控核聚变之所以能够进展这么快,可行性理论的研究解决了是一大因素,lv9智慧“无往而不利”的强大是另外一大因素。
只赵默听到了相关部门的一些信息反馈,说无论是阿美莉卡还是欧盟、小本子,都不约而同继续加大了对可控核聚变的投入,以小本子为最!
说起来,赵默在解出杨米尔斯方程组,智慧升级到lv9之后,最重要的两個工作,一个是室温超导材料的设计和制备研发,一个就是可控核聚变。这两个工作,进行到一年多时间,无不非常的顺利,并未遇到什么难题可以迟缓他的研发进度。
第一步实验结束后,赵默认为已经具备了真正聚变的实验条件,于是在第二天就开始推进,一面维护优化超导磁体部件,同时继续不断的实验验证;一面准备聚变所需的一切准备。
而对于阴阳怪气、见不得我们好、一直在采取措施的人来说,这个“喜讯”的播出直接让他们破防了。
到七月中旬,实验装置再次进行了点火。
只有nif的奥马尔教授、普林斯顿的约瑟夫.阿巴特这些阿美莉卡研究可控核聚变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士进行了正面的回答,不咸不淡的在推特上表示了祝贺,对同行取得的成绩表示他们一样很高兴。
赵默对这部分很是放心,只是偶尔关注下。
这个消息没出来前,相关部门就提前得到了,然后告知了赵默。
等到消息出来,许多人第一时间问了过来,询问赵默如何应对,包括唐尧部长。
这种情况,赵默除了在研究团队内宣导大家要注意之外,也在家族群里说了大概的情况,告诫自己这些亲戚们注意防范,最重要的是别出国,万一出了事他管不了。
在这一点上,赵默明显感觉到lv9等级智慧的厉害之处,几乎是无往而不利,在目前人们遇到的科学、工程的难题上都没有感觉到难处,只有一个“原来是这样”的感觉,然后稍加演算,答案就得到了。
赵默听后表面上没有什么反应,只在心里更加憎恨了。
更何况是这个关键节点,我们刚刚积累了财富,却还没有转化为实际的力量,很多力量无法投放到国门之外。
反倒是另外一个消息让他更感兴趣一点,那就是枫叶国宣布禁止出售“氚”!
这个消息一出来,许多人摸不着头脑有什么意义?
毕竟,枫叶国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根本没有存在感,国内更是无数鄙视这个国家的,觉得这个国家纯粹是阿美莉卡的附庸,要啥没啥。
不是,你们这是想干嘛?
据当地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报告,过来投资的公司越来越多,国内的、国外的,所以陌生人越来越多。
当然,这番表态的后面,还加上了他们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看法,无一例外的都在说要想实现可控核聚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国内的媒体把相关的报道转载了回来,国内的网民们自然是一番喜闻乐见。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实验都需要赵默参与,他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他只盯核心问题,大量的实验其实还是交给了那五名院士带队负责。
毕竟是核电集团负责的项目,他们在核裂变发电站当年拥有丰富的设计和建设经验,这一点上是世界领先的。赵默的lv9智慧也不是万能的,介入的话并不会比他们做的更好。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emmm……
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面一种是主动的,更加恶劣;后面一种顶天了只能说是贪小便宜或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