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稍等。”
冰儿有些疑惑,还是过去找人打听。
很快便反回来,小声在托月耳边道:“确实是这个门,不过进了门后还有区别。“
“怎么个区别法。”
“花园的左边是嫡女、公子们游玩之地。”
冰儿只说一边的情况,托月就继续往前走,穿过门后直接转右边。
大老远就听到年轻女子们闲聊的声音:“方才下马车时,我看到丞相府的马车,不知道云三公子有没有来。”
“云三公子来了又关你什么事,反正咱们也没有机会看到。”另一个女子出声,没有讥讽只有无奈、遗憾。
托月找了个地方坐下,冰儿去取茶水却空着手回来道:“这李府的待客之道也太差劲,不仅茶水是凉的,连吃食也是些……就算嫡庶尊卑有别,也不至于拿些冷茶残羹来招待来客。”
“礼部尚书嘛,以匡正礼法为己任。”
托月不以为然,冰儿却十分不服气道:“匡正礼法还特地请姑娘过来干嘛,是故意羞辱姑娘吗?”
想到应紫月故意给托月挖坑,冰儿就按不住心听怒火道:“最可恶的是大姑娘,下次再找到什么名人字帖,直接烧掉算也不便宜他们。”
“行,以后的事,你们说了算。”
托月淡然一笑道:“冰儿,我们还是过去,跟各位姐姐坐到一起吧。”
冰儿想一下就明白托月的用意,有众人在场为证,就算一会儿发生什么事,某些人也懒不到姑娘头上。
“诸位姐姐好。”
托月快走近时,远远便主动向在场的女子们问好。
原本在闲聊中的女子们忙止住,待托月走近有人惊讶地问:“你是哪个府上的姑娘,莫不是走错地方。”
“应府托月见过诸位姐姐。”
托月上前盈盈施礼,并不指望众人会跟她交好,不过是过来刷刷脸熟。
刚说完就听到一名女子道:“看你通向的气派,还以为是哪个府的嫡出姑娘,初次来李府作客走错地。”
“妹妹是庶出,的确是第一次到李尚书府作客。”托月直接报上名字,知道应家九姑娘的人很多,可是知道九姑娘闺名的人却极少,所以在场的女子们并没有多想。
在场人数比托月想象的要少,加上她才六个人,大家坐在唯一的凉亭里。
“应家妹妹,快进来坐吧。”
其中一名女子移了移,让出一个位置给托月。
托月走过去道了一声,坐下迅速打量一眼众人道:“初次见面,妹妹还未请教三位姐姐。”
给她让座的女子主动介绍道:“家父是工部右侍郎汪宗正,这位是史部尚书陆大人府上的姐姐,还有刑部左侍郎顾大人府上的妹妹,户部尚书张大人府上的姐姐,最后是兵部尚书郭家的姐姐。”
每介绍一个人,托月就从头到脚打量一遍,把他们容颜、装扮和姓氏细细记在心里面。
“怎么没有礼部的姐姐呢?”
托月故作惊讶地问,另外五名女子马上呵呵笑起来。
汪家姑娘止住笑道:“别人府上置宴只分男女长幼席,尚书府却只分嫡庶席,因为李大人要匡正礼法嘛。”
“尚书大人既如此重礼法,为何还要特地让我们过来?”托月有些不解地问,是李尚书言明要见她,大夫人才带她过来赴宴,眼下却似乎有另一层用意。
顾家姑娘皱起眉头,替托月抱不平道:“应家主母什么都没说,就把妹妹诓骗过来,也真是难为妹妹。”
“告诉我什么呀?”
托月更加疑惑,大夫人和应紫月到底隐瞒了什么事情。
郭家姑娘马上长叹一声道:“可怜的小姑娘,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就被主母诓骗过来受苦。”
“受苦?”
托月一脸茫然。
确认她真的不知,陆姑娘才细细地说与她知道。
原来礼部尚书为匡正礼法,故意挑一些庶出女子过来,逼他们作出违礼之举,再乘机以他们为便匡正礼法。
怪道当初说李尚书点明了要她赴宴,大夫人却不敢擅自作主,而是要经过老太太批准,忽然好奇地问:“几位姐姐既知道会如此,为何还要来赴宴呢?”
“……”
五位姑娘约好似的,顿时都不说话。
托月打量一下五人衣着道:“几位姐姐不说妹妹也猜到,妹妹跟几位姐姐一样没有生母。”
高门大户都是外表风光内里肮脏,主母苛待妾室、庶子、庶女的事情,在坊间时有传言,只是没想到竟能如此牺牲庶女换取利益。
“应妹妹也没有生母吗?”
张家姑娘小心翼翼问,托月轻轻点一下头。
陆家姑娘上下打量一遍道:“看妹妹的打扮,不像是在府里吃苦的。”
托月淡淡道:“妹妹生母虽是外室,却不是穷苦人家之女,去世后留有薄产给妹妹,吃穿用度并指望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