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是墨门,哦,墨门啊,天下的匠人说起来都是师出墨门,那这墨门嫡系认识的下九流肯定多,当探子不错,打探消息方便。
行吧,那就将陆云舟留下来当个探子……
也就是这几年凌墨萧打压权贵和士族,抬高寒门的地位,而墨门从一开始又归皇后所管,百官想打压也找不到由头。
等迁都之后,再有人担心墨门壮大会影响儒生地位,结果发现,墨门在百姓之间的名声太响,且于军工非常有利。
而且墨门子弟不涉政,人家都是埋头干活搞实业的,跟儒生可不一样,这就更找不到打压的理由了。
至于权贵和士族依旧将墨门视为下九流,墨门子弟完全不在乎,他们的心态已经被冬素给养正好。
你们看不起墨门,我们还看不起你们呢!谁要你们承认啊!
只要朝廷承认,百姓承认,我们墨门得以流传百世,足矣!
长安的墨门工匠学院分院,极得墨门重视,至于蜀中一直求着开分院,暂时还不行,步子不能迈那么大。
技术型人才和师傅跟不上,开多了学院,招多了弟子,那就真是培养底层木匠了。
冬素给墨门的定位是,高级理工学院。不能急,咱们慢慢来,一样样钻研,等有成果,再开分学院。
不过对于产品售后这一块还是要做好,像蜀中买的纺织机多,不能去开分院,可以派一支小队专门做售后维护。
不能因为是独门生意,便不将客户当回事。只有客户至上,生意才会做得好,生意做得好,研究资金就不缺,这是良性循环。
姜宏已经从天竺回来了,他人去了琉璃岛配合甲十八灭倭之战,却派了管事来求见皇后,再次说起海商银行的事。
关于海商银行,冬素是占了两个身份,跟姜家是合作关系。
但从皇后的角度来看,她还要维护本国的金银,以防金银流失海外。
所以对海商银行制定多项条款,甚至专门增加了律法。
站在姜宏的角度来看,他就很不理解,觉得皇后是在限制海商银行的发展。
这事不管是写信还是让别人传话,都很难说清楚,冬素也不打算跟这个管事解释,还是等姜宏回来,两人再面谈。
除此之外,今年因为航海热,冬素又着手拟定进出口关税法案,为防本土货物被外来货物压价,一些商品进口税极高。
这让权贵很不满意,像粮食,大夏的粮价已经很低了,农民可以说是最苦的阶级。
但比起从南洋一带运粮回来,那粮食更便宜,只要出人工费,粮食跟不要钱一样。
冬素也是享受过南洋一带低价粮的,当初刚来幽州时,因缺粮,她将自己在姜家占的分红,全部换成粮食。
缓解了幽州缺粮的危机。但是现在身份不同了呀,现在她是皇后,不光要考虑缺粮问题,还要考虑保护本国粮价。
万一因为太多低价进口粮,冲击到本国粮价,那农民就更苦了!
所以粮食被列到高进口税当中,并且严禁进口粮直接售卖,只能做二次加工的原材料,像米粉、饲料、酿酒这类使用。
即保护了本国粮价,又提高了副食产业的稳定性。
像之前有过,天灾年间朝廷下达禁酒令,因为酿酒太过耗粮,全面禁止酿酒。
但现在有进口粮做酿酒原材料,便是天灾年也能酿,而出口的精酿酒,又是海商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出口税也极高。
等于进口粮食进到大夏转一圈,国家能赚两头钱。
而朝廷还有自己的商船来专门进口粮食做囤粮,以保证天灾年间百姓不缺粮。
另外还有奢侈品税,像是钻石、珍珠这类,税要比普通商品高上百倍。
这些弯弯绕绕,说实话,没人指点的话,朝廷最少要摸索个几十年,还得不断试错,才能摸索出个差不多的政策来。
但有冬素在,她哪怕只懂后世海商关税的雏形,也能让朝廷少走几十年弯路。
只是由她推动的航海热和海商银行,现在又由她来收紧政策,出台各种限制令,只怕那些商人已经在背后议论她。
皇后也是卸磨杀驴啊!之前幽州贫穷,靠他们商人积累资金,现在幽州成京师,啥也不缺了,又要将商人踩进泥里啊!
冬素一声轻叹,不管多难,这一步一定要走对,我大夏还是以农为本的农耕大国,不能让商业冲击的坏了根基。
凌墨萧最见不得冬素犯愁,抚摸着她微微隆起的肚子道:
“如今什么事都比不上娘子安胎,商人的胃口永远喂不饱,不必为此担忧。”
“朝廷出台的政策,他们还敢不遵吗?”
冬素摇头道:“也不能这么说,要让他们遵守政策,也要让他们理解朝廷这么做的原因。”
“也是我太过贪心,又想让航海热持续下去,由商来带动我大夏海军征服四海,以商养战。”
“又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