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 第119章 大赤嘴

第119章 大赤嘴

    第119章大赤嘴
    大青斑虽说是常见的石斑鱼,但无论如何人家也属于石斑鱼啊。
    再怎么也比一些平价鱼贵,后世野生价格50-60元一斤,越大越贵。
    如今收购点也给三毛多一斤,算不错了。
    童瑶等杨清桦放好鱼,再持续收线。
    这两根线拉上来的鱼小,不过也是老虎斑,一条3斤,一条5斤。
    夫妻俩忙着收线,没注意到有一艘渔船开到旁边。
    一个妇女出声:
    “原来是阿桦和童瑶啊,我说是谁呢,你们今天收获不错啊。”
    童瑶和杨清桦看过去,是村里的渔民李大刚一家。
    他们也是蛋家渔船,长11米,宽1米5,不过是手动摇橹,一家四口在船上。
    夫妻俩今年30岁,大儿子10岁坐在船头甲板上,小女儿4岁和杨溪俊一样,用布条圈在船中间。
    李大刚平时也是做延绳钓和地笼。
    童瑶和他们打了声招呼:
    “小梅婶,你们是放好地笼了?”
    小梅婶没想到童瑶现在会跟着出海,诧异了一下,才笑道:
    “是啊,早上放完地笼和延绳钓,正准备回去的,远远看到你们在捞大鱼,好奇过来看看。”
    做海的,看到别人上大鱼,只要能见到,都忍不住想上来凑两眼。
    “也没啥大鱼,就几条老虎斑。”
    小梅婶恭维几句:“哎哟,老虎斑可是好货,我们平时拉上来一条都满足咯,你们能拉上来几条,运气比我们好。”随后又补了一句:“多重啊。”
    童瑶哪能傻乎乎的真说啊,在海上捕鱼,除非人家真的看到,瞒不住才说。
    自己有大货,遇到好人还行,要是遇到小心思多的,人家直接能上手抢的。
    不是童瑶小心眼,把人往坏处想,而是海上作业就是如此,什么人都有。
    她笑着摆了摆手:“没多重,几斤而已,婶子先不说了,我们还要收线呢。”
    小梅婶一家也不走,就在旁边看。
    这让童瑶和杨清桦万般无奈,总不能熬着,童瑶只能让杨清桦收线,他拉上个小鱼也不错。
    然而事与愿违,杨清桦刚拉到一半,就感觉不对劲,太沉了,水里那条鱼的拉力也大。
    李大刚是个老手,看到这个情况两眼发光,半个身子探出去,激动得唾沫横飞喊:
    “阿桦,肯定是大货,别急着拉,溜一溜,耗它力气。”
    小梅婶和她儿子也激动的探身看。
    杨清桦欣喜的大喊:“好。”
    没想到他还能峰回路转,最后一线还能上大货!
    童瑶看了看对方,在看看自己和阿桦,放心了,反正自家这边体型比对面强。
    转而激动的看杨清桦一拉一松拉线。
    足足过去三十分钟,这条大鱼才浮出水面。
    李大刚站在船上巴掌拍得啪啪响:“牛啊,居然是条大赤嘴,发财了。”
    杨溪俊本来还好奇的看着对面呢,此时听到熟悉的词,呆愣一会,跟着拍手大喊:
    “花财啦~”
    李大刚一家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童瑶费力的用抄网捞,要不是她力气大还真搞不定。
    一米多长,四十多斤的赤嘴鳘鱼在甲板上非常可观。
    这种赤嘴鳘鱼是80年代常见的大型海洋鱼种之一,属于高经济鱼种。
    自古就有:“有钱吃鳘,无钱免吃”的说法,可见它的价格有多昂贵。
    贵的不是鱼肉,而是它的鱼胶,给孕妇产子时用,赤嘴鳘鱼胶具有较好止血作用。
    对咯血、吐血、产后血崩等症有药到病除的效用,亦是妇女妊娠期所选的上乘补品。
    又能有利于产妇顺产。
    童瑶和杨清桦喜得嘴巴都合不上,李大刚也在一旁看得羡慕,砸吧砸吧嘴道:
    “老天爷,我们村几十年都没见过那么大的赤嘴,这条赤嘴估计有四十八斤了,鱼胶都有四两多重,是不是因为你们老杨家换宅基地了,风水好,接二连三的发财。”
    童瑶害了一声:
    “哪里啊,我爹那次网黄唇鱼的时候,可没有换宅基地,估计是我和阿桦刚买了船出海,新人手气旺罢了。”
    李大刚听到这话,心里平衡了些,赞同的点头:
    “对,咱老渔民的海运和新人比,确实没那么旺,当初我第一次出海也网到…”
    童瑶和杨清桦听李大刚说了好一会想当初,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刚捞到大货,直接扭头走人又不太好,一个村的,等会回去人家传出去他们夫妻俩看不起人就不好了。
    童瑶是不在意这种,可人活在世上,耐心一点也没什么不好,她不愿做全村的公敌。
    直到李大刚儿子受不了,催促老爹快点回家,李大刚才回过神,歉意的对童瑶夫妻俩笑道:
    “瞧我,人到中年就忍不住和你们年轻人多说两句,耽误你们了,走走走,咱一起回去,回到码头肯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