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 第259章 阿娇家换船

第259章 阿娇家换船

    第259章阿娇家换船
    家里小孩有吃的有玩的,也不管大人在聊什么。
    童瑶和杨清桦坐在院子里听杨母聊八卦。
    杨母聊得也就是村里大娘小媳妇的事,说得唾沫横飞。
    其他人哪怕听她天天吹,此时也不打岔,再听一遍。
    等她差不多说完,杨父才说最近捕鱼的事。
    因为杨清杰和杨清刚算是租用童瑶夫妻俩的渔船。
    所以出海回来,杨母会去码头接货,顺便拿单子回来,晚上好记账。
    今天是10月2号。
    来到秋季,这个季节的鱼肥,也有不少洄游性海洋鱼群从北游回她们这边过冬。
    因此杨清杰两兄弟最近的鱼货非常不错,每天除去柴油这些消耗,能有25-30块。
    当然不光是他们,村子里乃至南海其他渔村都是如此。
    只要到了大批鱼群汛期,渔民们在这段时间都会不喊苦不喊累的出海捕捞。
    杨父说着说着,想到了前几天的事,忽然拍大腿道:
    “阿瑶,你那个姐妹,叫阿娇。”
    杨父说完还神秘兮兮的顿了顿,童瑶有些惊讶,赶紧追问:
    “是啊,爹,阿娇咋啦,不会是我姐妹发财了吧。”
    杨父啧了一声,用羡慕的语气道:
    “可不是,我还记得,那个阿娇上次来咱家吃饭,她还感谢你,说听你的建议买了小木船。
    她男人不用去码头搬货了,短短三个月左右,她们一家三口出海,赚了钱换上二手铁皮船了。”
    童瑶震惊得不行:
    “我的老天,阿娇两口子那么牛啊。”
    可不是牛吗,童瑶和杨清桦说白了,还是蹭自家小祖宗的运气才能从家底几十块,到如今小船还二手铁皮船。
    要知道正常捕鱼,没有个几年的功夫,还真没办法换上铁皮船。
    渔民出海看天气,沿海地区天气变化大。
    一个月里有半个月能出海就不错了,一个月赚一百多块钱。
    每年都有台风天,个把两个月不能出海是常有的事。
    而且冬季天气冷,刮大风下大雨的情况下,又得待在家。
    来到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更是难。
    加上家里开销大,一年到头当真存不下什么钱。
    再一个,你有钱换船,也要有人出船啊。
    对他们渔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船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有了它,渔民一家老小的生计才有保障。
    所以渔民轻易不会将渔船卖出去。
    买新的又贵,十多米的拖网渔船,往往需要上万。
    这年代万元户少之又少,极少人会买得起新船。
    可想而知,阿娇这会能换新船是多厉害了。
    杨父看了一眼童瑶和杨清桦,眼神中饱含欣慰。
    笑着道:
    “要不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呢,阿娇夫妻俩前几天换了地方放网,第二天凌晨去收网的时候,网到了几百斤金鲳。”
    童瑶感觉不太对,疑问道:
    “金鲳不是夏季最多吗,通常那时候会有成群结对出现,现在都秋季了,咋那么好的运气碰到鱼群。”
    不等杨父开口,阿公接话:
    “今年我们这边夏季热得很,就今晚都闷热得要命。
    这种鱼喜热,我们这边水温合适它们生长,所以哪怕现在是十月初,都有不少金鲳出现的。”
    童瑶点点头:
    “那几百斤金鲳应该也才卖到一百多吧,哪能买得了二手船。”
    不怪童瑶疑惑,她们几个姐妹玩得挺好,家里大致情况都会说两句。
    虽然不知道具体家底,但是有没有还是知道的。
    又是一个村的,祖宗十八代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有钱没钱还不知道吗。
    杨父对童瑶笑了笑:
    “可不是,单凭这金鲳肯定是买不了,但谁让人家网到大黄鱼呢,直接卖了一千多块。
    当时全村都轰动了,而且第二天就有隔壁村的人过来找阿娇夫妻俩,问她们买不买船。”
    童瑶和杨清桦这会一脸激动。
    童瑶为姐妹高兴得不行:
    “那可真是运气好得不得了,有钱了又碰上有人上门来卖船。”
    杨清桦则是搓了搓大腿,惋惜:
    “这么好的鱼获啊,要是我们早点回来,肯定也能捞到大黄鱼。”
    杨父翻了个白眼:
    “你在想屁吃,大黄鱼是你想捞就能捞的吗,你爹我出海几十年都没捞过几条。”
    阿公也无语:
    “别说你,就连我以前出海,也就捞到一网,而且还得上交生产队,更亏。”
    杨母确实说起另一个话题:
    “我听说那家人卖船,是要家里几个儿子要跟着清立去外省做生意赚大钱,就连清兵中秋节过后都跟着出公海了。”
    童瑶心抖了抖:
    “天,大堂哥都游说到隔壁几个村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