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45章 脑子黄但心是红的

第45章 脑子黄但心是红的

   (发地址前:哎呦喂[泣不成声]
    发地址后:哎呦喂[尬笑])
    (就是馋人家的小礼物)
    (别的学校可能是馋礼物,北大肯定是来闹眼子的[狗头])
    (清华:想找事直说[微笑])
    (清华招生办主任半夜醒来:不是,他有病吧[微笑])
    网友b:北大也有显眼包[笑哭]
    我记得有个人在北大招生办公众号下也说北大是他的梦中情校。
    然后北大招生办要送他一本《高考百日征程》,他回复的地址是北京市双清路紫荆公寓[偷看]
    回复
    (你们学霸都这么玩是吧[流泪])
    (有卧龙的地方必有凤雏)
    网友c:我和清华很有缘,它叫清华,我叫清贫且没才华[流泪]
    网友d:清华招生办:你当时接我电话啊[流泪]
    (清华表情变化:[流泪][送心][尬笑][冷漠])
    (碟中谍7:反方向的梦)
    ……
    【北大清华抢人大战#
    作为我国两所最高等的学府,清华北大虽只有一墙之隔,但彼此多年来相爱相杀,谁也不服谁。
    北大未名湖冬日结冰,本校学生滑冰,每人收费5元,外面的人收费10元,而清华的学生来,收费20元。
    每年的六七月,就是清华北大友谊破裂的时刻,两校开始争锋夺秒的上演抢人大戏。
    考生家里有病治病,要盖房马上盖,资助贫困学生清华北大一直义不容辞。
    在学生还不知道成绩的情况下,招生办的老师已经到了,直接把状元一家接到宾馆。
    为了防止被隔壁招生办老师找到,甚至还会安装信号屏蔽器,求的就是这一期间状元一家不被打扰。
    然后开始谈条件,专业任选、奖学金丰厚,只要答应来上学,怎么都好说。
    在每年招生季结束后,两校又开始度蜜月期,一直到冬天未名湖结冰,对清华学生还是收费20。】
    评论区
    网友a:以后我去一定要硬塞20证明我是清华的[看]
    网友b:两个学校招生办的老师都认识了吧,每年都一起抢人[泪奔]
    网友c:我选国防科技大学
    网友d:当年为了避免他俩争抢,我直接去蓝翔报名了[看]
    回复
    (真是为难你了)
    (当年确实是这样,搞得我太烦了,所以我选择了新东方烹饪学校[看])
    (除非这两个学校哪个学校能给我高考加500分,不然我是不会去的[看])
    (你真是识大体顾大局[狗头])
    网友e:录取分数可以分期付款吗?[泪奔][泪奔][泪奔]
    回复
    (分数可以打个55折吗[泣不成声])
    (当年有个清华保送的机会我没去,一方面我不太想去那么远,另一方面保送的不是我)
    (当年我去清华北大时候,他们也打的很厉害,一个说我不要,另外一个说我也不要)
    ——————
    天幕下的人羡慕不已。
    后人讨论的是未来的学府吧,竟然给贫困学生资助,该给他们治病盖房子,读书真有用啊,怪不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
    汉,董仲舒眼神发光,看着天幕,心中波涛骇浪。
    后世,就是真正的大同世界啊。
    有教无类,这不就是孔圣人的话嘛。而后世,竟然真做到了这一点,后世得是多么有文化的国家啊!
    许多儒家向往不已,他们看皇帝的眼神甚至都充满了期待。
    陛下,天幕这个很好啊,要不要学起来。
    而世家则忧心忡忡,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的教育资源,才能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入朝为官,保证家族地位。如果真如后世这样,那他们的地位如何保持下去。
    ……
    唐,李世民也赞叹:“我大唐的教育确实不如后人啊。”
    其实李世民对唐朝的文化教育事业都很重视。他加强了唐朝国家学校的发展和科举制度的完备。
    李世民甚至还搞起了扩招,收起了外国留学生。
    那时候的学校大致有三类。其一是中央馆或者中央学,其二则是各地各州县的县学,最后一种则是社会有钱人家读书的私学。
    最高级别的学校要属门下省的弘文馆和太子东宫的崇文馆,这可是当时最高学府。但弘文馆和崇文馆只收皇亲、贵戚以及宰相子孙,一般人没有机会进入学习。
    接下来就是国子监,其下辖了六学,分别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国子学收高官子孙,太学收中级官员子孙,其余则收低级官员子弟及百姓。
    但这也是当时的社会精英才能进入的新学校,老百姓实际上是读不起书的。
    而后世,竟然连贫困学子都能读书,还能考上在后世形容里似乎是最高等的学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