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被这一连串的消息砸的忘乎所以,看皇帝的眼神比看自己祖宗还要深情。什么霍光,霍家,这一刻在他们心里都得往后稍稍。
霍光心情也很复杂。
他承认他有私心,人一旦到了一定的高度,权力欲膨胀在所难免,提拔家族也是常理之中。
选刘病已当皇帝,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来自民间,没有倚仗。
不过,他哪怕再揽权,对于政事也是兢兢业业,自认无愧于大汉,无愧于百姓。
霍光想起了他的兄长霍去病,看着前方的刘病已,神色复杂。
若的未来是真的,这位陛下,确实有雄才。
想起后世对他的评价,想起皇帝刘病已依然愿意把自己列为麒麟阁第一功臣,死后哀荣,霍光叹了一口气。
或许是他自己想岔了,这本就是汉家江山,能有优秀的继任者,再好不过了。
眼下这种情况,也许他可以适当放权,先处理一下霍家内部的事务了。
想起天幕中所说的霍家行事,霍光有些烦躁。
他不是不知霍家行事嚣张,但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家人连这点权力也无,他如今的地位有何意义。
是他太过宽容,才给了霍家这样毁天灭地的胆量吗。
确实是太过火了。
待天幕结束,他或许得找这位陛下好好聊一聊……
汉武朝,刘彻看的胆战心惊,有些时候都要替他好曾孙吸一口凉气。
岂有此理,权侵朝野到这种地步,不仅皇后,后面还敢谋害皇帝,况且他这曾孙还真是一点依靠也无,外戚都死光了,妥妥的傀儡皇帝!
周围没有一个自己人,这好曾孙晚上睡得着觉吗,没有受过一点储君教育,竟然还能成长的这样出色,刘彻都忍不住叫好。
孝文皇帝登基前好歹也当了几年的诸侯王呢。
之前巫蛊,他就担心八岁的皇帝能不能治理好国家,他不会间接导致了大汉的衰弱吧,结果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我汉家果然是得天庇佑!
转念一想,呃,导致他好曾孙前期生存环境如此艰难的,好像就是他自己。
刘彻有些尴尬,然后对这孩子更加怜爱了。
没事没事,这一次肯定不会发生这种事了,若是你能顺利降生,朕一定把缺失的宠爱全都还给你!
至于霍光,去病的弟弟啊,没想到未来如此厉害,刘彻心中有些不满,毕竟霍家对自己好曾孙做的事,着实踩到他的逆鳞了。
身为掌管天下的天子,一个能废立皇帝的权臣,或许他的功绩能得到后人的肯定,但对,确实是如鲠在喉。
不过,这霍光看起来对他还蛮忠心的,而且也很有用……
刘彻若有所思,既然如此,那就用吧,好歹曾孙也肯定了他呢,只要皇帝压得住,什么都不是事。
还有这好曾孙的那些政策,都赶紧记起来,没想到有生之年他竟然还能抄一抄孙辈的作业,嘻嘻……
卫子夫紧紧搂着刘据,相比于前朝分析皇帝功绩得失,她更心疼这孩子的遭遇。
出生于监狱,她和据儿都自杀,卫氏一族没的差不多了,若走错一步,刘病已都活不下去。
她能当上皇后,兄弟还如此出息,这不仅没有滋生她的骄横之心,反而愈发谦恭谨慎。
因为她深知,伴君如伴虎,像是,他们老刘家,全是薄情寡恩的主!
哦,她的据儿和好曾孙病已不算。
卫子夫摸了摸刘据的头,她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把一切寄托在皇帝身上,现在刘彻说的都好听,谁知道未来是什么光景?
为了据儿,她也必须好好谋划……
霍去病快被霍光吓死了。
他再张扬肆意,自认也没霍光这么胆大。
这弟弟真是了不得,比他哥要厉害多了,但是你这一出搞出来,让你哥我怎么办啊!
两个都是弟弟,刘据还是太子,霍去病头疼的扶额,不行,他得去把霍光抓进宫来,先给陛下请罪再说。
……
汉初,刘邦看的直拍大腿,满面红光,怎么回事,乃公的子孙们怎么各个都这么争气,哎呦诶,不愧是乃公的种!
特别是那一句“霸王道杂之”,总结的太好了,醍醐灌顶,这才应该是我汉家的天子啊!
想起刘盈,刘邦摇头叹息,他这次肯定,这一脉绝不是刘盈的后代了,看看人家,刚柔并济,后世名声那样好,念情也念的很漂亮,除了那个储君。
罢了罢了,孩子们的事,他们自己去处理吧,他难不成还能管到几十年甚至百年后的太子。
……
秦,嬴政羡慕的眼睛发红。
这汉朝怎么回事,这样子就过分了啊。
为什么他们运气这么好,休养生息了有人打仗,打完仗又有人收拾烂摊子安抚民生,你们汉朝是不是作弊了!
这个刘病已确实不错,懂得隐忍蛰伏的,才能成大事。不过他的太子好似不太行,既然已经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