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95章 安史之乱(上)

第95章 安史之乱(上)

人,胡食胡语胡旋舞,胡人彪悍开放洒脱有活力的特点也在当时大唐的汉人甚至皇帝身上表现出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封建王朝的巅峰)
    (哇艹,粮食这么多?!)
    (粮食多到吃不完,拿去酿酒,所以酿酒业也空前发达)
    (长安就是当时的纽约)
    (当时气候好,地球温度偏高也是关键)
    (这是生产量不是占有量,该饿死的还是会饿死)
    (古代超级大国)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巨唐:要世界成为我的形状)
    (唐:阿美丽卡你想干的事我早就干完了)
    (为了控制丝绸之路打成自己想要的版图[笑哭])
    (那时候的长安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啊)
    (不负盛世之名)
    (那时候是过度开放了吧)
    ……
    哪怕之前天幕提过一嘴,再次听起来刘彻还是有些吃惊。
    天幕中那个唐帝国的版图,三分之二的大陆都容纳其中,再加上的这些,真是了不得啊。
    这么多人,人均粮食还能700斤?!这是如何做到的???
    巨唐啊……
    刘彻若有所思。
    作为一个能让胡人做辅政大臣的皇帝,他对唐朝这个s数民族的政策还挺感兴趣的。
    毕竟,光用武力是成不了事的,打服了还得让他们认同你,承认被打是他们的原因,这才算勉强成功吧。
    有朝一日,我汉室能否变成“巨汉”呢。
    ……
    秦,嬴政在想,这个对于异族的政策,能不能也运作到六国之人身上呢。
    不过如今人心不齐,顺其风俗是不可能的,不过学堂选官倒是有些余地……
    办学府让六国之人皆来就读?增加新的选官制度?
    秦一统天下,疆域扩大,其实非常缺人才。毕竟六国还时有反抗之声,对于官吏选拔就非常令人头疼。
    秦通过军功授爵的方式发展壮大,嬴政一统天下后,在选官时同样极为重视军功途径。
    在《商君书》中有言:“能得甲者一首,赏爵一级。”
    一统天下后,军功授爵制度并没有逐渐式微。
    毕竟大秦还南下取得百越之地,北上抗击胡人匈奴,同时还令蒙恬、扶苏修筑长城。对外战争仍然频繁。
    更何况天幕出现,世界还有许多挑战,军功授爵在嬴政心中还是非常可用的制度。
    除此之外,秦也可以凭事功授爵,主要是征士、游士等凭借功劳获得官职。
    一统天下后,秦王朝放宽了对游士的限制,积极鼓励游士通过事功来进入官僚阶层。
    然后就是通法授爵。嬴政在选拔官员时,极为重视官吏的通法程度。
    即使是一些与法令工作无关的官员,同样需要知法令之所谓,要不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
    还有资产、学校、保举授爵等方式。
    但秦朝的保举是有连坐制度的。《史记》中有记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之”。
    就是举荐的人没有能力并受到惩处,你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秦朝通过方式来避免官员任人唯亲、任人唯权。
    因为太缺人了,嬴政对于其他朝代的选官方式颇为好奇,比如那个科举就令他十分心动。
    不过,还得一步步来啊。
    ……天幕结束就召集群臣商议!
    唐,本来后人如此夸奖,李世民等人是应该高兴的。
    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的《册府元龟》记载:“大业初有八百馀万户,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隋朝大业初年,杨广在位时,全国约有八百余万户,而到了唐朝武德年间,李渊在位时,全国约有二百余万户,短短十几年时间少了六百万户。
    根据《中国人口通史》的测算,李渊武德七年人口数量约为1500余万,而到了李隆基时竟然有5000多万!
    不仅如此,还“公私仓廪俱丰实”,什么,粮食还能有吃不完的?!
    后人说他们立国后也过了一段时间才达到大唐的这个人均粮食量,贞观朝臣感觉在做梦一样。
    巨唐啊,封建王朝的巅峰。
    这个评价,简直,简直让人受宠若惊。
    甚至李世民难得生出了一点惶恐,大唐真的做到这个地步了吗。
    之前天幕夸他的时候他都没这么担惊受怕。
    实在是李隆基给他的印象太差了,他对自己的后代莫名不自信起来。
    一想到这视频讲的是安史之乱,他就更恨了。
    有什么用!都被败光了!
    这不就是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吗!!!
    天幕非要把这种美梦摧毁给他看!
    但是又不得不看。
    李世民红了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