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96章 安史之乱(中)

第96章 安史之乱(中)

子多不心疼,三个儿子啊,说杀就杀,一点也不带犹豫。哪像他,天天为了继承人头痛。
    他只能尽量在死之前布置好一切,最好死的时候能把太后和端王一起带下去。
    ……
    开元时,本来对动乱就非常敏感的百姓们一片沸腾。
    谁被告知下一秒是地狱都不能不惊慌,特别他们还处在所谓的王朝巅峰,盛世之中。
    之前那个吃人的将领已经让他们很慌张了,哪怕知道是迫不得已,还是会有些害怕。
    竟然都被逼到这样的地步了啊。
    这也让百姓们对于大明宫里的皇帝有了怨辞。
    本来他们日子还算可以,平常百姓只要日子过得去,哪会管上面坐着的是谁,只要皇帝不搞什么幺蛾子,天家的事与他们那么遥远。
    之前他们挺满意这个皇帝的,没想到后面竟昏庸到这种地步,还杀了三个儿子,强抢儿媳啊!
    真是为老不尊!
    议论声音越来越大,朝廷也有些难办。
    李隆基手都在颤抖,他把殿内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不准任何人留在殿内,天幕这样,他日后如何见人。
    竟敢妄议天子,该死,全部都该死!
    ……
    李世民,他气到感觉自己哮喘发作了。
    这简直是天大的丑闻!!!
    这个李隆基,可真是好样的,连儿子都欺负,呵。
    身为皇帝,世上女子这样多,偏偏要去肖想儿媳?!
    真是好样的,这对于唐朝各个时空来说,都是天大的丑闻,能让皇室颜面扫地的大事。
    哪怕知道的人不少,也不会有人如此明目张胆大咧咧的到处宣传。
    但天幕所有人都看到了,哪怕对天幕不甚关心的人,听到这样劲爆的消息,也免不了抬头观望。
    面对朝臣关心中带着异样的眼神,李世民含泪咽下一口血。
    ……行,这个李隆基就是来克他的,每次一听到李隆基的消息准没好事。
    ……
    【就在此时,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遇到了一件决定世界走向的大事,也就是怛罗斯战役。
    强大的唐帝国军队,在高句丽大将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率领下,灭掉了车迟国和石国等一众小国之后。
    遇到了同样处于极盛时期,正在扩张的大食,也就是处于阿巴斯王朝时期的阿拉伯帝国。
    它击败东罗马帝国,灭掉萨珊波斯帝国之后,版图与唐接触。
    阿拉伯军队几次袭扰唐军失败之后,高仙芝决定主动出击。
    可是孤军深入的3万唐军,遇到了15万阿拉伯军队的围剿。
    加上唐军内部附属国军队临阵倒戈,唐军几乎被尽数剿灭。
    随后,双方在前前后后你来往的袭扰中,认识到了彼此的实力,即进攻不成,防御尚可。
    所以两国放下兵刃,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虽然从整个历史角度来看,这只是一次规模不大的边境冲突。
    但自此,中、国停止了向西的征伐。
    武力扩张并用文化统治的大中-国化进程结束。
    因为意识到两个大国的存在,西亚中东各国开始从心理上不再一味依附大唐。
    虽然后来有蒙古的扩张,但却没有多少中华文化的渗入。
    对世界而言,那更像是一次突如其来的重装系统。
    要说有什么积极意义,可以说欧亚大陆的旧势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蒙古铁骑扫除,给本土的新势力新思想留出了生长空间。】
    (阿拉伯帝国当时横跨欧亚非三大陆)
    (当有两个强权时,小国就可以横跳了)
    (我们是远程交战,补给跟不上)
    (换个角度,阿拉伯的东进也结束了)
    (高仙芝尽力了)
    (唐和阿拉伯帝国打了7次就输了1次,还是阿拉伯惨胜)
    (战前高仙芝带数万大军翻过帕米尔高原,你说吓不吓人)
    (有什么用呢,安史之乱,一切都结束了)
    (假设恒罗斯之战后,玄宗把安禄山扔西域去[狗头])
    (我感觉要不是安史之乱高仙芝还想打回去)
    (高仙芝封常清杀出重围回去就整备兵马准备回去找场子,结果安史之乱连人带兵调回长安了)
    (安西都护府准备找场子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安西军内调,从此西域断绝近千年)
    ……
    李世民皱眉,之前天幕屡次提及大食,不过吐蕃如今才是唐的心腹之患,他便先派使者出去探一探究竟。
    使者传递消息也需要时间,事有轻重缓急,天幕出现后,政务日益增多,李世民也无法事事关心。
    没想到这阿拉伯帝国竟变得这般强大,横跨欧亚非?
    不过大唐也不遑多让,并不弱于下风。
    要不是安史之乱……李世民拳头硬了。
    哪怕王朝兴亡在所难免,他也不想大唐亡的太难看。
    后人都说了,这不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